他首先关注到与固沙能力相关的基因区域。这部分基因犹如一张精密的蓝图,控制着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叶逸尘的意识深入其中,分析着每一个基因的表达模式,试图找出可以增强固沙效果的关键位点。
接着,他将注意力转向营养基因。这里的基因网络如同一个错综复杂的交通枢纽,调控着植物营养物质的合成与分配。
叶逸尘耐心地梳理着这些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思考着如何优化才能既提高营养含量,又不影响植物在沙漠中的生存能力。
然而,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基因的复杂性远超他的想象,每一次尝试解读和调整都需要耗费大量的精神能量。
有时,他会陷入迷茫,仿佛迷失在这基因的迷宫之中。但叶逸尘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不断探索和尝试。
有着前面改造猴面包树以及梭梭树种子的改造经验,在经过几次的失败与挫折后,叶逸尘终于找到了关键的突破点。
他兴奋不已,如同发现了宝藏的探险家。但他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接下来,叶逸尘开始利用源树的力量,用意识对基因进行改造。
他小心翼翼地操控着意识,如同一位精细的工匠,对基因进行着雕琢和重塑。
每一个细微的调整都充满了风险,但他毫不畏惧,全神贯注地进行着这精细而又艰难的工作。
基因编辑过程中的脱靶效应、同源重组效率低下等问题,让他的工作进展得极为艰难。但他没有放弃,不断地调整策略,优化方法。
再者,在强化固沙能力的进程中,叶逸尘需要极度精准地平衡多个基因位点的表达。
哪怕只是细微的偏差,都可能导致种子在沙漠的恶劣环境中无法正常生长,或者让固沙效果大打折扣。
这要求他必须全神贯注、精细操作,精神压力如山般沉重。他需要综合考虑植物根系的发育、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以及植物激素的调控等多个方面,以实现最优的固沙效果。
不仅如此,当他着手优化营养基因时,新的挑战接踵而至。如何既能显着提高营养含量,又能确保植物适应沙漠的严酷环境,同时不影响其生长速度和繁殖能力,这成了一道极为棘手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