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当天傍睌,全国各地媒体报社这些,纷纷刊印报纸,舆论战,率先被打响,因为国府很多人,并没有操控舆论的意识,甚至看不上,所以啸鸢一发力,第二天一早,便开始形成庞大的舆论海啸。
不过,国府内的某些贰心之人,并没有因此动摇,依旧高喊讨伐,像何某人,当然,并非之前湖南那位,好坑死老蒋以上位,一时间,讨伐派与和平派针锋相对。
特战队的飞行器与舟艇部队的舰船,直接全副武装往东越过马鞍山游曳,逼近南京,一逼敢搞事便直接先扬了你的架势。
当然,特战队、舟艇部队,都还尚无机会彻底展现出战斗力,所以相关的人,对此威慑并不是多担心,但好歹收敛了一点。
而蒋夫人,则借机,召集黄埔毕业的军官及空军人员开会,以寻求支持,除去少数人,绝大多数人,都支持和平解,但蓝衣社内有几位,利欲冲昏了头,支持讨伐。
至于为何召集空军?兵谏可不仅只是把人扣了那么简单,主导事变的那两位,可还在多地同时动手,北至兰州,南至潼关,广大地区都被其控制封锁。
这广大地域,一时半会儿,哪怕地面部队讨伐,一时半会儿的,也不可能打到西安,威胁老蒋安危,目前国府,只有空军,可立即威胁西安。
蒋夫人已正式履职空军的相关工作,且因林默干预,飞机她也买回来不少,目前在空军内,已具备一定威望跟势力,所以在部分人拥护下,空军暂时选择中立,承诺按兵不动。
这算是比较好的结果了,获得不少支持的蒋夫人,立马行动起来,请人飞赴西安,探查情况,并协调争取和谈。
事情迈入正轨,林默也转移了视线,开始盯着日谍及其他人,日本方面,虽然表面摆出一副,不干涉中国内政的架势,但根据情报,在背后可谓小动作不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像何某人,其便是国府内的亲日派,事变发生后,日本人,可没少与其及其派系之人接触,虽不清楚,其武装讨伐是否有日本人的影子,但日本人肯定没安好心。
另外,又有一个何某人在那上蹿下跳,湖北的,想借机谋夺权力,不仅批张杨事变,还跟南京何某人走得很近,隐隐有投效支持的意思。
湖北可与陕西接壤,林默立马联系舟艇部队,通报情况,没有下命令啥的越线行为,不过他们知道该怎么做。
舟艇部队在两湖有不弱的力量,宜宾还驻扎着国府一个师,这是已整编完成的调整师,且是老蒋的心腹嫡系,他们做出点姿态,湖北估计就不敢乱动了。
在南京内部,这一世,因有林默过往及现在的掺和,和平派虽优势更大,局势却也显得更加剑拔弩张,与讨伐派之间,随时有擦枪走火打内战的可能。
林默也收起了,此事可能像历史上,顺顺利利解决的想法,开始小心应对起来,他真怕历史就此改变,毕竟这是老蒋最凶险脆弱的时候,稍有不慎,他一死,历史绝对大变。
且此可能性在上升,像蓝衣社那边,因想染指情报处,自戴老板站队和平派后,双方便正式对上,隐隐有动手架势。
还有日本人,估计是之前在情报处手上吃过太多亏的缘故,伴随消息陆续传来,其在背后搞的动作也很多大,很多情报力量被动员起来,利用潜伏者及汉奸,鼓动不少人,想利用讨伐将老蒋解决。
另外,在整编,或其他事项中利益受损较大的,像湘鄂川青等地的地方势力,也暗戳戳在背后搞小动作,若控制不住局面,多方很可能合流串联,将老蒋坑死在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