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希羽组研究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中科院竟然完全没有可以应对的方法。
正在讨论最激烈的时候,希羽组研究所,或者说夏希羽亲自做了两个安排。
其一,在11月18日公开发表了《一封致中国科学院的公开信——中科院的全新建设方针应当是什么?》。
其二,在发表上文的同时,宣布:在11月21日,为了更好地指导科研工作者进行投递项目申请,希羽组研究所正考虑适时向外派两支宣讲团。
其中一支将在先后在金陵和杭城活动,另一支宣讲团成员乘坐飞机前往帝都——人员待定,暂定为五至十人。
——童森,1983.11.20】
与此同时,夏希羽正坐在床头,双手搭在面前的一张翻折桌上撰写新的稿件。
而帮他过往的手稿进行翻译的刘晓涵,此刻正坐在夏希羽的床边向他请教问题。
“希羽,你对中科院方面的改革怎么看,或者说,你了解到后世的人对他们想做的事是怎么看的?”
夏希羽思考了好一会,最终才说出口:“我给你复述灰风在修改器数据库中查到的一篇重要文献的原话——‘改革初期决策层面对我国科技发展状况的判断出现了重大失误:当时认为许多单位科研成果积压,可是改革之后很快就发现并没有多少特别有经济价值的成果值得转让或开发;当时认为科技界人浮于事的现象普遍存在,就通过经费调控促使科技工作者下海经商,结果导致了严重的人才流失。’”
“‘总之,当时的改革措施主要致力于解决效率问题,不仅没有真正解决中国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这一本质问题,甚至导致这个问题进一步恶化了。’”【1】
听完夏希羽对自己的回答后,刘晓涵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