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那王经纬的眼神扫了一下坐在他旁边的周兵,那周兵瞧见王经纬这个不怀好意的眼神冷哼了一声,然后拿起酒杯喝着酒背过身子去没有搭理王经纬。
紧接着这王经纬继续说道:“但如今我铁营从中枢到地方的衙署才刚刚草创,难免总会有一些不得已而为之的事,突破一些条章规制也是情有可原的。”
“如果负责监督人员抓住这些在为咱铁营实心办事的弟兄,那么一点点的小错误就揪着不放,硬是得要把这些前面卖命的弟兄给拉下马搞下台断他们的后路,这只会让那些干实事的弟兄心寒的。”
“还有就是这些监督人员,如果能够秉公办理那还好,但如果这些监督人员拿着手中的监察权力,用以充当作为某些人整人的工具,那这可就误了咱们铁营的大事了!”
大伙们听完王经纬的这番话后那都认真的思考了起来,王经纬这话那说的也是有些道理的。
这铁营在罗田县制定了一项关于禁止各个部队做带有牟利性质生意的条例,这项条例虽然不能说是形同虚设吧,但最起码是有所突破的。
因为这这些军头跟那些商人做生意,他们要是一点外快都不收的话,那些商人生意做的也不踏实,有的时候为了稳住这些商人那也必须得收下。
就比如那英山县的白旺跟那木材商人谈的三成份额的木材生意,白旺为了取得这个商人的信任,勉为其难的收下了半成的干股。
如果这事要是深究的话,那这生意就没法做下去,英山总寨每年可就少了几百石粮食的收入,再想找到一个这样的大客户可没那么容易。
像这那还倒没有什么,关键是那王经纬所说的,这监察人员万一成为营中某些人斗争的工具,蓄意捏造虚假证据来诬陷他人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种事在铁营那也不是没有过,而且当世从官场到民间那都有这个风气。
就拿那大明朝廷来说,这朝中御史的嘴巴子那就跟开了光一样,但凡听到一些不实的消息,那就动不动弹劾某个正在前面干活的大臣贪污腐败居心叵测。
这大明朝的政治之所以极度败坏,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群整天捕风捉影搬弄是非的风宪官要负很大的责任。
...
虽然王经纬这话说的有些道理,但是这总不能因为喝水可能呛死人那就不喝吧?!
于是那赵胜便出来对那王经纬说道:“大总管适才所言也确实有理,但这世间之事那都是有两面性的,您刚才说的情况也的确有可能出现。”
“可这总不能因为这些那就不要监纪官员了吧?!”
“就比如我铁营的宪兵中也有一些知法犯法败类,可我铁营要是不要宪兵,那我铁营军纪会败坏成什么样子大总管你应该心里清楚。”
“同样的道理,这官署中要是没有监纪官员,那这官风之败坏不比军风之败坏差的了多少,咱们选出来来的这批官员,你我都很清楚那都是些什么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