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反攻

流华录 清韵公子 4126 字 5个月前

凭借绝对优势的兵力,波才的贼军如同汹涌的浊浪,瞬间便将长社城围了个水泄不通,简陋而密集的营寨如同丛生的毒菌,环绕着古老的城墙,无数裹着黄巾的头颅在城下攒动如蚁,简陋的云梯和冲车如同狰狞的怪兽,在震耳欲聋的战鼓和号角声中,开始向着长社城垣,发起一浪高过一浪的亡命冲击!朱儁和他的将士们,被死死地困在了这座孤城之中。

****************************************************************************************************************************************************************************************************************

长社城下,黄旗如同乌云般覆盖着大地,震天的喊杀声让人心悸。波才率领的黄巾军如潮水般涌向城墙,滚滚刀枪声与军鼓齐鸣。官军虽然苦苦支撑,朱儁亲自督阵,士兵们汗流浃背,死死抓住每一寸土地,但黄巾军攻势猛烈,兵力的悬殊使得战局急转直下。城墙的砖石已被大炮轰得粉碎,城垣破损得不成样子,城头上的守军已几乎无法再支撑太久。

一名传令兵气喘吁吁地冲进皇甫嵩的营帐,脸色煞白,血污染红了他的衣襟。“皇甫中郎!朱中郎危矣!请速发兵救援!”他跪倒在地,声音颤抖,显然已经历了战场上的生死考验。

皇甫嵩并未慌乱,他面色沉稳,眼神如鹰隼般锐利,仿佛完全未受到外界紧张气氛的影响。老将稳如磐石,他缓缓举起手,示意众将安静。他深知波才勇猛却缺乏深谋远虑,战术简单且过于依赖蛮力。他默默地分析战局,心中早已有了主意。“朱中郎死守,不可妄动,”他低声命令道,“我会派兵援助。”

他转向副将,“速速集结精锐部队,悄然出击!”随后,皇甫嵩派出一支斥候小队,迅速穿越旷野,侦察波才的营寨。风沙扑面,斥候们蹑手蹑脚地行进,身形几乎与大地融为一体。

不久,斥候带回了关键信息,“中郎,贼依草结营,连绵不绝!”这情报瞬间点燃了皇甫嵩的内心,眼中精光闪烁。“天助我也!”他低声说道,口气中满是决然。此时,初夏的天气,气候干燥,田野中茅草丛生。黄巾军为图方便,选择了此地安营扎寨,而这些草木正是他一击制敌的关键。

“传令全军,备好引火之物,束草成炬!”皇甫嵩的声音低沉有力,指挥下去的一刹那,整个军营瞬间运转起来。“今夜,风起之时,便是破敌之机!”

就在夜幕降临,风力逐渐加剧时,皇甫嵩亲自率领一队敢死之士,悄无声息地潜出,悄然逼近波才的营地。风声夹带着草木的摩擦声在空气中蔓延。随着皇甫嵩一声令下,战士们抛出火把,仿佛流星划破长空,瞬间便点燃了干草。火焰迅速蔓延,随着风势越烧越猛,熊熊烈焰将黄巾军的阵地吞噬。火光照亮了夜空,映得如同白昼一般,黄巾军猝不及防,营地瞬间成了一个巨大火海。干草与木材疯狂燃烧,火焰扑向天空,炙热的气浪一波波冲击,黄巾军的阵线开始混乱。

其中,一名黄巾军士兵被熊熊火焰困住,他挥舞着双臂大声呼喊,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烈焰吞噬。其他士兵纷纷惊慌失措,四处奔逃。许多人因慌乱而互相踩踏,尸体遍地,惨叫声此起彼伏。波才的连营数十里已然陷入一片火海,极其混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被困城中的朱儁看到远方火光冲天,听到外面阵阵杀声,立刻意识到皇甫嵩的援军已经抵达。他面色一喜,毫不迟疑地命令打开城门。城门轰然开启,朱儁亲自率领着城内所有能够战斗的士兵如猛虎下山般冲杀而出,刀光剑影间,黄巾军防线瞬间被撕裂。城内的官军士兵气势如虹,勇敢冲向火海中的黄巾军。

皇甫嵩与朱儁内外夹击,火攻与刀兵并举。黄巾军在火光的映照下,似乎更显得脆弱。虽然他们奋力抵抗,挥舞着武器试图扼制官军的进攻,但官军的攻势越来越猛,士气高涨。局势已经无法挽回,黄巾军如同溃败的潮水,一波波被击退。

波才站在远处,盯着城外的战况,他的脸色变得铁青,眼中闪烁着恐慌与不甘。他紧咬牙关,挥动着长刀指挥残兵组织防线,但此时的他已然心神俱疲。无论如何,他都未曾料到,自己所依赖的营地会在一夜之间变成这般地狱。眼看着黄巾军在火海中四散溃逃,波才的心中终于明了——大势已去。

他急忙指挥部队撤退,但此时官军的精锐骑兵已然逼近。波才收拢残兵,仓促朝着阳翟(今河南禹州)方向撤退,心中却再无任何底气。他不得不承认,这一战,自己败得彻底。

战斗的惨烈,鲜血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火焰依旧在肆虐,而战场上的尸体几乎覆盖了每一寸土地。官军的士气高涨,而黄巾军的阵地已是支离破碎,毫无反抗之力。最终,波才的残余势力退守阳翟,留下一片废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