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迫不及待地展开竹简。上面的文字更加古老晦涩,卦象排列与《周易》迥异,充满了洪荒苍茫的气息。他虽不能尽解其意,但仅仅是阅读那些古怪的卦名和简短的繇辞,便觉一股厚重、沉凝、仿佛能容纳万物的意境扑面而来,与他怀中《太上清静》的“虚静”之意,竟隐隐有某种奇特的共鸣。
“归藏…归藏…”孙宇喃喃自语,心中震动难以平复。这卷竹简的价值,恐怕难以估量,远非寻常道家典籍可比。
然而,此刻并非研读之时。他将《归藏》竹简也小心收起,与《太上清静》残卷放在一处。身怀两卷绝世奇书,他感到的并非喜悦,而是更沉重的压力。
必须尽快离开!
他收敛心神,再次寻找出路。空气的流动指引着他。循着那丝丝缕缕微弱却清新的气流,他的目光最终锁定在房间西北角的一面墙壁上。那里的青石墙壁,与周围相比,色泽略显暗沉,并且……布满了细密的裂纹,如同蛛网般蔓延开来。裂纹之中,似乎有极其微弱的风透入。
孙宇凝神静气,倚天剑并未出鞘,只是并指如剑,体内《流光剑典》的功力凝聚于指尖,一道凝练的银色剑气倏然射出,精准地点在那布满裂纹的墙壁中心。
“轰隆!”
一声闷响,那面墙壁承受不住剑气侵袭,轰然碎裂,石块簌簌落下,激起满地烟尘。
尘埃稍定,一个可容一人通过的幽深洞口显露出来。洞口边缘参差不齐,显然是外力破坏所致,绝非陵墓原有设计。而在洞口下方,一颗森白的骷髅头,随着石块滚落在地,空洞的眼窝无声地凝视着千年后的闯入者。
孙宇目光一凝。看这情形,只怕是许多年前,有技艺高超甚至知晓某些隐秘的盗墓贼,不知以何种手段,竟然摸到了这核心区域附近,甚至破开了这处墙壁,只可惜最终力竭或因其他缘故,未能真正进入这间书房,便已殒命于此,化为白骨。
能寻至此处,虽死犹荣了。
好的,我们来丰富盗墓贼的故事,并深化对淮南王陵及其历史背景的宏观刻画。
---
孙宇的目光沉凝,落在那颗滚落脚边的森白骷髅头上。那空洞的眼窝,仿佛是两个绝望的深渊,无声地诉说着一段被时光掩埋的贪婪与覆灭。他没有立即踏入隧道,而是用倚天剑的剑鞘,小心翼翼地拨开覆盖在骸骨上的碎石与积尘。一具基本完整的人类骨骼逐渐显露,姿态扭曲,嶙峋的指骨深深抠入坚硬的地面,保持着生命最后一刻仍在奋力向前爬行的姿态,正对着那间藏有《太上清静》的书房。
骸骨的衣物早已化为飞灰,但在其腰际,一个残破不堪的皮质囊袋和几件散落的工具引起了孙宇的注意。一柄虽锈迹斑斑却仍能看出结构极其精巧、带有螺旋纹路的金刚橛,几根以特殊合金打造、用于探测机关气孔的纤细探针,还有一小包已经板结如石、颜色诡异的粉末,似是特制的,用以试探毒瘴或腐蚀特定材料的秘药。
“非是寻常土夫子,此人是摸金一脉的高手……”孙宇心中凛然。能从外部穿透淮南王陵那堪称天罗地网的重重机关,精准找到这核心区域的边缘,此人的堪舆风水、分金定穴、机关破解之术,已臻化境,绝非等闲盗墓贼可比。
他的视线越过这具承载着无尽遗憾的枯骨,投向那被暴力破开的洞口之外。那并非天然岩层,而是人工修砌、灌以米浆卵石的坚固墓道墙壁断面,只是不知是因当年建造时的细微疏漏,还是千百年来地壳运动的轻微错位,此处的结构出现了不易察觉的薄弱点,最终被这位执着的闯入者发现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