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仁心止杀

流华录 清韵公子 3178 字 27天前

他的声音在荒原上回荡,带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南宫晟、张曼成等人皆是一愣,不明所以。就连那些普通的太平道教众,也下意识地停下了动作,疑惑地看向孙宇。

孙宇毫不退缩地迎着宗仲安那骤然变得锐利如刀的目光,一字一句,石破天惊:

“张角将军,在巨鹿城破、油尽灯枯之际,并未将他的毕生修为带入坟墓,也未曾散于天地!”他顿了顿,感受着怀中那卷《太上清静》残卷传来的微凉触感,声音更加沉凝,“他选择了我那身中奇毒、命在旦夕的二弟,赵空!”

“什么?!”

“这不可能!”

“天公将军他……”

此言一出,如同在滚沸的油锅中泼入了一瓢冷水,整个战场瞬间炸开了锅!所有的太平道教众,包括南宫晟在内,全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惊呼声、质疑声响成一片。张角,在他们心中如同神只般的存在,他那身惊天地、泣鬼神的庞大真气,怎么可能……怎么可能传给一个外人?一个朝廷的军官?!

“胡说八道!”南宫晟第一个反应过来,厉声尖叫道,“孙宇!你休要在此妖言惑众!天公将军的真气,岂会传给尔等朝廷鹰犬!”

张曼成也挥舞着大刀,怒吼道:“弟兄们,别听他胡说!他在骗我们!”

孙宇对他们的反应早有预料,他毫不理会南宫晟和张曼成的叫嚣,目光扫过那些惊疑不定的普通教众,声音反而放缓了下来,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真谛:

“孙某所言,句句属实!此事于吉先生可以作证!张角将军之所以如此做,绝非一时兴起,更非认同朝廷!而是因为他深知,他那身蕴含了太平要术精义的庞大真气,若是随他而去,乃是天下苍生的损失!他希望这真气能找到合适的传承,或许能从中寻得救治更多人的方法,或许能从中参悟出真正平息这乱世祸端的契机!”

他抬手指向宛城的方向,声音中带着一种复杂的情感:“如今,我那二弟赵空,正因为无法承受这过于庞大的异种真气,而气脉膨胀,命悬一线,在宛城苦苦支撑!孙某此番冒险前往淮南王陵,便是为了寻找古籍秘法,希望能救他性命,也希望能找到妥善处置这股真气的法门,不负张角将军临终所托!”

他环视全场,看着那些渐渐安静下来,脸上表情从愤怒、质疑转变为惊愕、茫然,甚至隐隐有一丝期盼的太平道教众,语气变得无比诚恳:

“诸位!张角将军此举,其深意难道还不明白吗?他并非要你们沉浸在无休止的仇恨与杀戮之中!他留下了希望的种子,留下了超越仇恨的可能!你们今日在此与我等拼个你死我活,让这宝贵的传承就此断绝,让张角将军最后的苦心付诸东流,这难道就是你们想要的复仇吗?这就是你们对天公将军的忠诚吗?!”

他的话语,如同重锤,一下下敲打在众人的心上。尤其是那些底层教众,他们加入太平道,最初或许只是为了生存,或许是真的信奉张角那“致太平”的理想。连年的厮杀,同伴的死亡,早已让他们疲惫不堪。此刻,听到张角临终前竟有如此出人意料的安排,心中那早已被仇恨和麻木掩盖的某些东西,似乎开始松动。

“他……他说的是真的吗?”

“天公将军……真的把功力传给了别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果是真的……那我们……”

窃窃私语声开始在人群中蔓延,许多人手中的兵刃,不由自主地垂低了几分。就连南宫晟和张曼成,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天秘闻震得心神摇曳,一时不知该如何反驳。

孙宇趁热打铁,声音如同洪钟大吕,带着一种直指人心的力量:

“放下兵刃吧!看在张角将军这最后传承的份上!孙某以南阳太守之名,以手中倚天剑立誓,只要尔等愿意归顺,过往之事,均可既往不咎!愿意回乡务农者,分发田地种子;愿意从军报国者,依才录用,一视同仁;愿意探究张角将军真气之秘、寻找真正太平之道者,孙某愿提供一切便利,与诸位共参之!”

他目光灼灼,扫过每一张犹豫不决的脸:“难道你们就愿意永远背负着‘反贼’、‘流寇’的名声,如同阴沟里的老鼠般东躲西藏,让子孙后代都抬不起头吗?难道就不想亲眼看看,张角将军留下的这团真气,究竟能带来怎样的变化?不想亲手去实现他未能完成的,‘黄天当立’之下,那真正人人安康的太平盛世吗?!”

“出路,就在眼前!是继续在这条流血的死路上走到黑,还是放下仇恨,选择一条新的、充满可能的生路,就在尔等一念之间!”

旷野之上,风声呜咽,卷动着孙宇那掷地有声的话语,也卷动着数百颗激烈挣扎的人心。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恰好落在他的身上,为他那染血的玄色身影镀上了一层悲壮而神圣的金边。他持剑而立,虽伤痕累累,气势却如同山岳般巍然。

仁心止杀,真相劝降。这一刻,他不仅是在为自己和赵空争取生机,更是在试图扭转一场注定血流成河的悲剧,为这混乱的世道,点亮一丝微弱的、却可能燎原的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