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魏两国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
赵国的各项新政,也在有条不紊的推行。
自从盐铁经营被收归国有,赵国各地都在忙着打击私盐贩子。
民以食为天,食盐一直都是一个暴利行业,否则自古以来也不会有那么多私盐贩子。
得益于三晋遍地的封君,这些封君在自己的封地炼铁煮盐,搞得整个三晋大地乌烟瘴气,私盐横行。
赵国并非傍海国家,国内的食盐大多是深井盐。
深井盐的开采极为不易,而且许多井盐矿都被掌握在贵族手里。
尽管这些盐矿全都被官府强硬的收回,但依旧挡不住一些铤而走险的人,偷偷的开凿盐井,炼煮食盐。
针对这一现象,田秀专门设置了盐官,全权负责处理盐务。
田秀让盐官统计了全国的盐井,计算出目前全国共有445口盐井,每年可出产食盐三万五千二百石,足以支撑军国之所需。
这些盐井,其中一多半都是集中在邯郸附近,赵国每年出产的食盐,多半都是出自此处,田秀也最为重视。
对于主持盐政的官员,田秀权衡利弊之下决定让虞卿去干。
虞卿清廉,去做这种事情最为合适,为了照顾他,避免他劳心过多,田秀还派了周去做他的副手协助他处理盐政。
其余各地盐井的盐官,也都是通过察举提拔的民间学子,这些人与赵国贵族并无多少利益勾扯,可以信任。
考虑到他们中许多人不懂盐务,田秀又下令征集了全国各地精通食盐开采的老盐工,以高薪聘请他们为国采盐。
田秀还专门下令各地的盐官,要这些人多多的采纳老盐工建议,不可自行其是。
每口盐井,必须有专门官员一对一看守,以防止有人徇私舞弊偷偷贩卖私盐。
为了避免底下的官员与贵族相勾结,田秀又下令。
凡包庇、协同开采食盐者,一律灭族。
即便是官员不曾参与偷开盐井,只要私盐贩子贩卖的食盐超过三石,当地的官员就要问罪,超过五石,地方官就要按同谋论处。
此举,极大地避免了官商勾结的可能性。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铤而走险的,食盐暴利巨大,总会有那么几个不怕死的。
对这些不怕死的,田秀一律采取了杀头的办法。
没办法,这种时候不杀人,很难震慑其他人。
在田秀的高压政策下,赵国的私盐,在短短半年之内居然几乎杜绝。
随着食盐被收归官营,赵国的财政收入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就拿今年年终来说,赵国不仅没有出现财政赤字,反而有了不少结余。
这让韩乐这个太后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如果赵国的财政状况再不能转好,韩乐是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此处也要多提一嘴,赵国的铁矿经营也被归于国有。
不过冶铁业在战国并不发达,所以铁矿能给赵国带来的收入并不是太多,起码比起食盐带来的税收,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所以对待铁矿的经营,田秀就不是很重视了,即便是有贵族偷开铁矿,田秀也选择了睁一眼闭一眼。
这些贵族也需要拉拢,田秀也不能让他们一点钱都赚不到。
反正铁矿带来的收益也不大,只要这些贵族做的不过火,田秀也是允许他们赚一点小钱的。
冬去春来,转眼间就到了第二年春天。
又是万物复苏的时节了。
赵王偃元年(公元前247年)正月。
齐魏战争依旧继续。
新年的时候(去年11月初),魏国久克陶邑不下,于是魏贲绕开陶邑,直奔齐国平陆而去。
魏贲带着魏军一路攻城掠地,只用数月之间就打到平陆城下。
齐国震动。
齐王急命大将军颜聚率十万齐军救援平陆,齐魏两军大战一场,双方互有死伤。
与此同时,赵王偃也过完了自己的16岁生日。
依照周礼,二十加冠。
但韩乐认为国家正逢多事之秋,征得了田秀的同意后,韩乐决定提前为赵王偃加冠。
正月十五,赵王偃与晋阳完成加冠典礼。
加冠仪式结束后,韩乐归还了赵王玺授。
不过赵王偃虽然拿到了玺授,但朝政依旧处于田秀和韩乐的掌握下。
这让赵王偃多有不满。
为了安抚赵王偃,韩乐决定为赵王选立王后。
韩乐希望赵王偃在成家以后,能静下心思的多等几年。
这个新王后的人选,韩乐也想好了。
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韩乐为赵偃选的新王后,就是自己的侄女,韩王然的女儿韩姬。
韩姬今年刚刚及笄,年纪上与赵偃倒是相仿。
不过对于母后为自己选取的这个王后,赵王偃却并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