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鲁班,刚刚经历了一场激烈攻防战的战场上,硝烟尚未完全散去。
许三正在与手下军官以及美军指挥官凯恩中校商议如何进一步完善防线,彻底锁死第18师团的残部。
就在这时,通讯兵拿着两份几乎同时到达的电报跑了过来。
“团座!紧急军情!日军第15军主力十二万余人已渡过钦敦江,正向英帕尔大举进攻!”
“另一封电报,是盟军总司令部直接下达的命令!命令我部立即放弃现有阵地,火速驰援科希马!要求…要求三天内必须抵达!”
两份电报如同两块巨石投入水中,激起了千层浪。
“什么?放弃瓦鲁班?那我们不是白打了吗?”罗玉锋首先叫了起来。
“三天赶到科希马?开什么玩笑!我看地图,直线距离都超过一百五十公里,还是丛林山地!这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副团长赵寒星也觉得匪夷所思。
凯恩中校也皱紧了眉头,显然认为这个命令过于仓促和苛刻。在他的印象里,还没有哪支部队能做到这样。
许三没有说话,他快步走到摊开的地图前,目光迅速锁定了科希马的位置,然后又看向瓦鲁班。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脑海不停的计算着需要路过的地方。
这一片他并不陌生,从曼德勒逃亡去英帕尔的途中,有一半以上的地域他都途经过,所以,这里是有些优势的。
许三对一条条可能的路径在飞速计算。
他明白盟军司令部的恐慌。
科希马失守,迪马布尔不保,英帕尔将成绝地,整个缅北战局都可能逆转。
这个节点,确实需要一支能打硬仗、善打恶仗的部队去钉死。
但是,三天…一百五十公里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