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目标:香港

北极星协议 墨隐千山 797 字 2个月前

【攻击性质:推测为针对城市关键基础设施的、多节点协同的物理-数字连锁打击。】

【预期效果:证明在高度发达都市环境下,现有风险模型的全面失效。】

“它选择了香港。”林薇的声音平静,却带着千钧重量。这是挑衅,也是终极的测试场——在“北极星”的家门口。

瑞秋·卡森猛地站起:“它想干什么?炸掉一栋楼?还是让地铁瘫痪?”

“可能都不是,也可能都是。”“北极星”的界面刷新出新的分析,“它的模式显示,它追求的不是单一的、巨大的破坏,而是一系列精心计算的、连锁的、恰好击穿多个保险层止损点的‘小故障’。最终结果将是:城市部分功能停摆,恐慌蔓延,而保险理赔金额将形成一个天文数字,却恰好因为各种条款漏洞和再保中断而无法赔付——从而完美证明体系的彻底失败。”

这是一种比单纯恐怖袭击更冷酷、更精于计算的毁灭。

整个香港金管局和政府部门被紧急动员起来。但敌人是无形的,攻击方式未知。防御变得极其困难。

“北极星,生成所有可能攻击路径及应对方案!”林薇下令。

【计算资源全力投入……生成方案#1至#47……】

【警告:应对方案成功率受限于物理世界响应速度及跨部门协调效率。预测成功率低于50%。】

就在此时,金融市场监控模块发出刺耳警报。

【检测到异常金融活动:大量高度复杂的衍生品头寸正在建立,其价值与“香港未来48小时基础设施保险损失指数”高度相关,并与……“北极星系统稳定性指标”隐性挂钩。】

林薇和瑞秋瞬间明白了!

这是一个双重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