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臭小子,心眼还挺多!

既满足了太子的要求,更将太子这“东西厂”的雏形,牢牢置于监控之下!

他立刻躬身,声音毫无波澜,却透着绝对的领会!

“臣,明白!”

“定亲自遴选三百名机敏可靠之人,送入东宫,绝不敢有误!”

“嗯,去吧。”

朱元璋挥挥手,仿佛只是处理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毛骧领命,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大殿,身影迅速融入黑夜之中。

短暂的寂静弥漫开来。

朱标垂眸沉吟片刻,再抬眼时,脸上已带上恰到好处的敬佩与好奇。

他斟酌着开口,声音温和:

“父皇,儿臣近日反复思量,对父皇设立国债,决意迁都北平之策,实在是钦佩万分。”

“此二策高瞻远瞩,非雄才大略不能为。”

“儿臣愚钝,虽竭力思索,亦难窥其奥妙于万一。”

“不知…父皇是受何启发?”

“儿臣心中实在好奇,还望父皇能为儿臣解惑。”

毕竟,这些计策都是出自老师之手。

父皇手里,莫非有老师所著的那些书籍?

朱元璋端着茶盏的手微微一顿!

眼皮懒懒一掀,精光在眼底一闪而逝。

好小子,跟你老子玩起试探来了?

他心中暗笑,面上却是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轻轻吹开茶沫,呷了一口,这才慢悠悠地放下茶盏。

“呵呵,”

他轻笑一声,声音带着一种刻意的神秘感。

“标儿啊,此事说来倒也奇妙。”

“并非咱自己凭空想出来的,确实是…得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人指点。”

“而这位高人嘛,神龙见首不见尾,性子也怪,不图名利,更不愿让人知晓他的存在。”

“故而咱在金殿之上,也只说是与诸位臣工商议的结果,未曾提及他半分。”

“毕竟,君子当成人之美嘛。”

“他不愿扬名,咱又何必强求呢?”

朱标听得心中猛地一沉!

高人?

不愿透露姓名?

难道……

父皇并未得到老师的那些书?

而是另有一位隐士高人,将书中的内容,或者说类似的方略,献给了父皇?

而这位高人,为了避嫌,或者有其他顾忌,才让父皇保密?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

将朝中可能有此见识又行事低调的人过了一遍。

李善长?

不可能,迁都之事最先损害的就是江淮集团利益。

徐达?

大将军于军略无人能及,但于经济国策…似乎并非其长。

那么……

一个名字倏地跳入他的脑海——

刘伯温!

是了!

刘伯温!

他素有天机神算,未卜先知之名,且性情孤高,向来与淮西勋贵集团保持距离,近来更是称病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