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婉莹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她凭借着自己的实力成功通过考试,成了一名小学老师。
那时候,一般四五岁的孩子已经能够帮忙放牛、挖野菜、割猪草,带弟弟妹妹等等。而在农忙时节,他们还要负责捡麦穗、丢种子等农活。因此,真正有机会去上学读书的孩子并不多。
由于各个村庄的学生人数有限,总共也就三十几个孩子。这些孩子的年龄跨度非常大,最小的才五岁,最大的十几岁了。
他们能来到这里,无非是家里希望认识几个字了,不做睁眼瞎罢了。
苏婉莹暂时先分了两个班级,育红班和一年级。
后来又分了二年级,三年级和四年级。育红班一个教室,一二年级一个教室,三四年级一个教室。
她非常珍惜这份工作,用心教导着每一个学生。
当老师虽然不用每天辛苦下地劳作,但也并不轻松。每天都要站在讲台上授课,晚上还要花费大量时间备课、批改作业,经常忙到深更半夜。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她总是想尽办法丰富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解教授孩子们学习。
在她的努力下,很快得到学生们和家长们的一致认可。
然而,苏婉莹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他们认为她应该把更多时间放在家里,为此经常对她冷嘲热讽,还总是在孩子们面前说她坏话。
她的儿女在她婆婆和丈夫的说教下,对她并不亲近。
苏婉莹的两个孩子四岁的时候,她觉得应该让他们早点上学了,不仅可以改变他们对自己的看法,还能够增进彼此之间的亲密关系。
然而,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家人时,却遭到了一致反对。
“哼!我看你是疯了!四岁小娃娃读个什么书?”婆婆不屑地说。
苏婉莹坚持自己的观念试图解释道:“妈,学校已经有两个四岁多的孩子了。何况在学校里有我看着,他们还能早点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