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做供应链金融,风险也大。得全程监管客户的资金流向,还要设立共管账户,甚至连仓库都得共管,防止他们把货偷偷卖了。要是有一家企业跑路,我们之前赚的钱,可能还不够赔的,这风险可不是一般的大。”
陈家康这才点点头,心里对苏然的看法又变了——之前他还觉得苏然年轻,没什么经验。
现在看来,这小子对业务门儿清,说话头头是道,比自己想象中靠谱多了。
“行了,不跟你闲聊了,”苏然话锋一转,看向小谢,“小谢,跟陈总说说咱们贸易部的体量,让他心里有个数。”
小谢立刻翻开笔记本,清了清嗓子说:“陈总,我们贸易部做托盘垫资的客户,大部分集中在有色金属和贵金属行业,但材料商也不少。初步估计,大大小小的客户加起来,业务量也得上亿了。”
“一年上亿?”陈家康皱了皱眉,有些失望,“这可有点少了。你知道的,我做的这个材料产品,毕竟特殊,利润薄,跟有色金属根本没法比。上亿的业务量,听起来唬人,但我抛去上游的垫资、运输成本、人工成本,最后纯利润能有一两百万就不错了。而且GIA那边没有账期,我还得先垫钱给上游,压力不小啊。”
小谢赶紧解释:“陈总,您误会了,我说的不是一年,是季度指标。一个季度上亿,一年下来就是四五个亿,这个体量,应该能满足您的需求了吧?”
“季度上亿?”陈家康眼睛一亮,立刻来了精神。
苏然笑着补充:“对啊学长,我这个贸易部经理,试用期只有三个月,要是三个月内出不了成绩,我就得卷铺盖走人了。到时候你找谁合作去?所以跟你报的,都是实打实的季度数据,不敢跟你吹牛皮。”
“这还差不多!”陈家康松了口气,又问,“那你们晟煊的审批流程不会太复杂吧?要是签了合同,还得等上十天半个月才能放款,那生意就没法做了——我上游那边催得紧,耽误不起。”
苏然刚到公司没多久,还真不清楚审批流程,他立刻看向小代:“小代,跟陈总说说咱们的OA流程。”
小代推了推眼镜,认真地说:“陈总,我们晟煊虽然是上市公司,但毕竟不是国企,OA流程还算简单。一般情况下,只要苏经理同意,再报给安迪总审批,最后谭总点头,就行了。不过要是涉及上亿的资金,就有点麻烦了,得通过董事会审批,那个时间就说不准了,快则一周,慢则1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