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是刘思明近一个月的打卡记录。
另一张是 120 急救中心的电子出警记录,上面清楚写着 “报警时间:9:51”“地址:XX 小区 3 栋 2 单元 501”“主诉:突发昏迷”。
“大家可以看清楚,” 苏然指着屏幕,“刘思明先生昏迷的第一现场是在自家客厅,不是公司,也不是上班途中。他的家距离公司只有三公里,开车二十分钟就能到,平时他都是十点半左右到岗,说明他至少十点才会从家里出发。而 120 接到报警的时间是九点五十一分,这个时间点,他根本还没出门!这难道还不能说明,他的意外和上班无关吗?”
现场安静了几秒,一个戴黑框眼镜的女记者推了推眼镜:“苏经理,我想追问一下,会不会是公司平时给员工的工作压力太大,导致刘思明先生在上班前就情绪崩溃,最终引发了意外?现在很多企业都会给员工布置超额任务,尤其是像晟煊这样的大公司,会不会存在类似情况?”
“这个问题问得很关键。” 苏然转头看向站在会议室门边的孙旭,“老孙,把准备好的监控视频放一下,让大家亲眼看看。”
孙旭立刻上前,将 U 盘插进投影仪,屏幕上开始播放一段快放的监控录像 !
画面里是贸易二部的办公区,刘思明每天的行动轨迹清晰可见。
十点半走进办公室,放下公文包,打开电脑后第一件事就是点开股票软件,然后就一直盯着屏幕,偶尔拿起手机打个电话,或者起身去走廊抽烟。
部门开工作会议时,他要么坐在角落玩手机,要么借口去厕所避开。
有同事路过他工位时,他也只是抬头打个招呼,从没有讨论过工作内容。
“我们公司除了厕所、更衣室和员工休息室,所有公共区域和办公区都装有监控,这段视频是从上个月刘思明调岗开始,每天剪辑出来的片段,没有经过任何修改。”
孙旭指着画面里偶尔闪过的电脑屏幕,“几乎全是股票行情页面,没有打开过任何工作文档,也没有登录过内部公司的业务系统。”
苏然接过话茬:“大家可以想想,一份每天只需要在办公室待五个小时,不用处理任何业务、不用参加工作会议,甚至可以自由看股票的工作,能给人带来多大的压力?如果这样的工作都能把人‘逼死’,那我们公司几百个个员工,岂不是早就出问题了?”
他目光扫过在场的记者,“如果有媒体朋友对视频的真实性有疑问,我们可以提供原始录像文件,你们可以找任何专业的技术鉴定机构去核实,我们绝不隐瞒任何细节。”
“苏经理,我还有个疑问。” 一个戴鸭舌帽的报社记者举手,“晟煊是行业内的龙头企业,一直以管理严格着称,为什么会允许刘思明先生这样‘摸鱼’的员工存在?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