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重生 第1节 牛首

门西双榜 昂首低眉 2084 字 20天前

长衫青年听了,点头问道:“同学们,谁看过钱彩先生的《说岳全传》?”

黑脸少年、青衣少年、白衣少女同时举手,说道:“蒙老师,我看过。”

长衫青年见了,点头说:“梁九斤同学、蒙砥柱同学、唐灵脂同学喜欢历史,这是好习惯!今天我要说的,是《说岳全传》里岳飞岳元帅的故事。”

从山上收回视线,看着北方的南京城方向,他又说:“岳元帅曾经率领部下,在牛首山上设置壁垒,大破金兵,收复了国都建康城。”

见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蒙自然接着说:“那是1130年的春夏之交,岳家军与金兵,在建康府南郊一带大战了三场。”

他边想边说,用了将近半个小时,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当年的战况。

那一年,宋军首先在建康城南郊的清水亭,杀得金兵横尸十五里,缴获各种军用物资三千七百多件。

接下来,又在牛首山摆下战场,智勇双全的岳飞元帅,设置了御敌壁垒,又派出死士百余人,身穿黑衣,趁着夜色的掩护混入金兵营中。在他们的偷袭骚扰之下,金兵分不清敌我,自相攻击,乱作一团,岳家军乘势大举掩杀,取得了第二次胜利。

到了五月份,金兵首领金兀术等人,觉得留在建康城已无益处,准备从建康城西北十五里的靖安镇撤退。驻扎在牛首山的岳家军,果断出击,冲下牛首山,在靖安镇的长江边,歼灭企图北逃的金兵三千多人,缴获的军用物资堆积如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至此,岳飞率部完全收复了建康城,取得了岳家军对金兵作战的首次重大胜利。

白衣少女听了,喃喃自语道:“难怪夫子庙附近,有条建康路。”

蒙自然见她若有所悟,问道:“灵脂,你想到了什么?”

白衣少女说:“夫子庙是南京最热闹的地方,原来,它周围的路名,来历都不简单啊!”

蒙自然听了,点头说:“是的,三十年代,南京公务局拓宽了奇望街,按照南京六朝时期的名称‘建康’,把新路定名为建康路。”

唐灵脂笑着又说:“我知道,南京城以前,还叫过金陵、秣陵、建邺、应天,现在这些名字也都入了南京的地名。”

董熙媛听了,问道:“灵脂姐姐,那为什么南京城里面,没有一条南京路呢?”

唐灵脂听了,笑道:“一个城市的名称,一般不会拿来作本地的地名。”

秦关意追问道:“灵脂姐姐,南京什么时候开始叫南京的?”

唐灵脂摇头,蒙砥砺见了说:“南京最早得名于明朝!明成祖时,国都北迁,就把应天府,改称为南京。

所以,才有乾隆帝那首《牛首山》里提到的南京:

大易坤为象,

南京离占方。

两峰恒角嶷,

双阙表天阊。

尽得江山秀,

况逢花草芳。

鹤林坐调御,

万古示真常。

诗中的南京,就是现在的南京城。

其后,清朝定都北平,为了避讳‘京’字,将南京的正式名称,改成了江宁府。

但是,民间一直称呼为南京,就连乾隆帝的诗里也这么写。

而且,在西方的中国地图上,也都标注成了南京,从南京城的称谓上,也显示了清政府包容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