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佛龛旁,刻有“大明成化元年岁次乙酉五月五日,真定成造弥勒佛一尊永远供奉”的题记。
壁上刻有梵字四处,另有明景泰元年题的《感应泉诗》一首。
明代的盛时泰在《牛首山志》中记载:“壁上有‘地涌泉’三个字,旁多梵书,又有元贞四年”等字,另有“燕僧有赋《感应泉诗》刻记在石壁上。
搜索完毕,三人站在石刻前,梁九斤背靠着弥勒佛龛,指着东峰南坡说:“刚才,日本人就在那里说的话。”
蒙自然点头,三人沿着坡边小路,找了两个来回,树丛、草地里都细细看了,没有发现蛛丝马迹。
秦关意想了想,问道:“九斤哥哥,东峰与西峰之间,那么空旷,声波特别容易传播,声音会不会是从西峰那儿传来的?”
梁九斤摇头说:“不会,要是从那儿传过来的,他们不会那么快就走到马车前。”
蒙自然点头说:“再说,西峰那里正在挖铁矿,人来人往的,日本人也不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查看匿藏在那儿的东西。”
他想想又说:“我担心,日本人藏的东西比较小,类似一张地图、一本书什么的,那样的话,就不好找了!”
三人正说着,靠近石山的小土坡上,传来“呲溜”一声响动。
蒙自然定睛一看,见是一只野兔,从树叶堆里窜出来,极速往土坡下跑去。
说时迟那时快,他掏出手枪,“呯”地一枪,打中了野兔。
可能没被打中要害,野兔虽然受伤,奔跑的速度慢了下来,但一时还追不上。
蒙自然见没能让野兔一枪毙命,笑道:“算你命大,就放你一条生路吧!”
秦关意见了,却说:“找不到日本人藏匿的东西,能抓只野兔回去,让周妈妈做红烧兔肉吃也好。艾叶阿姨肚子里的小宝宝吃了,肯定聪明。”
小主,
说完,她缀着野兔,就追了过去。
眼看野兔跑下土坡,钻进了坡下一堆乱树枝中,一下就不见了。
秦关意跑过去,拨开树枝,发现野兔倒在一块石头边,枪口流着血,身体在瑟瑟发抖,眼见不活了。
她走上前,抓住兔耳朵准备走,发现地上印着几个脚印,像是刚刚踩出来的。
回头再看,见坡上的泥土松软,自己是踩着一串新脚印,一路跑过来的。
秦关意忙叫来了蒙自然、梁九斤,一起查看。
梁九斤看了看说:“这个地方人迹罕至,乱树枝前的新脚印,应该是那几个日本人留下的。”
蒙自然听了,点了点头,在土坡前后左右,仔细查看了一番。
最后,目光停在了那块石头上。他找来一根树枝,拨起石头四周的浮土。
浮土不很紧实,像是刚刚填埋上的,稍稍一拨,就散了开来。
不一会儿,露的石头越来越大,梁九斤、秦关意见了,也找了树枝来拨。
又忙了五分钟,石头终于被一点一点地挖了出来:坡上埋着的这块石头,竟然是一块半人高的巨石!
蒙自然用力推了推,巨石像是倒扣在地上,纹丝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