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子运拿了卷尺,看着木盆想了想,让艾青青随便指一个。
艾青青向着郭以群,心里却没底,不知道指哪个好,想了想,指了就近的一只木盆。
芮子运见了,马上量好了,说道:“周长4尺。”
没想到,他话音刚落,卢有田就举起了手,过了将近半分钟,梁九斤也举了手,又过了几秒钟,郭以群才举起手。
刘心雨等三个人都写好答案,让他们同时亮出手心。
众人一看,见他们手心里,都写着“0.64尺”。
刘心雨看了看众人,笑道:“现在,我宣布:卢有田师傅第一名,梁九斤同学第二名,郭以群同学第三名!”
郭以刚听了,心有不甘,摇头说道:“这次不算,第一次,我大哥不熟悉比赛规则,再比一次。”
秦关意不同意,正要开口,被刘心雨拦住。
刘心雨看了看郭以刚,没有指责他耍赖,点着头,让芮子运再去量一个木盆。
芮子运想了想,示意郭以刚去指定一个。
郭以刚心眼多,怕他们提前做了手脚,没有指地上的木盆、木桶。
他拉着芮子运,跑进第二进小门,去量一下圆饭桌的周长。
芮子运量出来,对众人说道:“21尺。”
只过了三秒钟,卢有田就举了手,又过了半分钟,梁九斤、郭以群先后举了手,他们手心里,都写着“3.36尺”。
刘心雨见了,又笑道:“比赛结果,和上一次一样,大家还有什么异议?”
秦关意见梁九斤在郭以群前面,说出了答案,今天的比赛,至少不会输。
于是,笑道:“我没有异议!
就是觉得好玩,为什么卢叔叔算得那么快?
我想随便报一个数字,来作周长,看看卢叔叔还能不能算得那么快了!”
刘心雨听了,胸有成竹,点头笑道:“你说!”
秦关意想了想,说道:“106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结果,只用了五秒钟,卢有田再次举起了手,过了将近一分钟,梁九斤也举起了手,又过了几秒,郭以群才举起了手。
他们手心里的答案都是:16.96尺。
刘心雨见了,还想问大家,需不需要再试。
只见梁九斤、郭以群带头,给卢有田鼓起了掌。
梁九斤羡慕地问:“卢叔叔,你怎么能算得那么快?”
卢有田笑了笑,只说了简单的六个字:“尺变寸,加六成。”
见梁九斤听了,不明所以。
刘心雨笑道:“尺变寸,加六成,是木工中流传的一句顺口溜。
它是古代木工的数学智慧。
顺口溜的意思是说:先把圆周长以尺为单位量出来,再把这个数字乘以0.1变成寸,接着用新数字乘以1.6,就能得出圆的半径了。”
见大多数人没有听懂,她进一步解释道:“比如说,圆周长的是4尺,把4尺变成4寸,4寸乘1.6得6.4寸,6.4寸就是周长为4尺的圆半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