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前夜 第2节 护菜

门西双榜 昂首低眉 2313 字 20天前

午饭以后,梁九斤正挑着城砖,往花露岗上走,发现备材的队伍中,多了一个人。

他仔细一看,原来是郭以群。

问了他才知道,齐飞白等人去他家,提起了学校菜地砌围墙的事。

他和郭以刚听了,马上就赶过来帮忙。

郭以刚正和秦关意在一起,做着后勤上的事,郭以群则过来搬砖。

梁九斤、郭以群心意相通,两人一边搬着,一边聊个没完。

郭以群把扁担换了个肩膀,边走边说:“我妈妈的老家,在河南省林县。

那个地方多山缺水,要走很远的路,才能挑到水。

干惯体力活的人,能吃能干,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儿。”

梁九斤点头,又说:“可是,你的数学也非常好啊!”

郭以群听了,笑道:“那是因为,我喜欢下围棋,对数字比较敏感。”

梁九斤想了想,笑道:“我和你不一样。

我的本领,不是锻炼出来的,是娘胎里带来的。

我没有吃过,你吃的那么多苦。”

郭以群看着他,叹气道:“我也不想吃苦,都是被逼无奈!”

梁九斤想了想,问道:“要吃多大的苦,才能练出那么大的力气啊?!”

郭以群看着远处的山岗,悠悠说道:“从八岁开始,我每天就要走二十里来回,才能挑一担水回家。

一开始,只能挑一小桶。

后来,桶越挑越大,慢慢就能挑四大桶了。”

梁九斤听了,对郭以群的身世,产生了层出不穷的疑问。

只不过,觉得这些疑问,事关别人的隐私,除非他主动说,自己是不能主动问的。

见梁九斤看着自己,嘴唇动了动,低头不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郭以群像是看出了他的心思,问道:“你一定好奇,我和郭以刚是亲兄弟,怎么完全不一样?”

见梁九斤点头,郭以群接着说:“现在的郭家大院,原来姓施不姓郭!

很久以前,我的公公婆婆从河南林县来到南京。

他们靠自己的辛勤劳作和聪明才智,用织造云锦积累的钱,置下这份家业。

后来,公公婆婆有了我妈妈施青萍。

公公婆婆的云锦生意,经常要和爷爷的纱厂打交道。

一来二去,妈妈和爸爸就熟悉了。

他们长大以后,结婚生下了我。

再后来,我爸爸娶了二妈,妈妈气不过,带着我回到了娘家。”

说到这儿,他顿了顿,叹了一口气,继续讲下去:“没想到,受到国外低价人造丝的冲击,云锦生意越来越差。

公公婆婆的生意一落千丈。

在生意萧条了好长一段时间后,他们却意外得到了一笔大生意。

两人盘算了一个晚上,决定押上房子进货。

结果,被人骗走了云锦,不但没拿到一分钱货款,还赔上了自己的房子。

公公婆婆想不开,从此一病不起,先后去世,丢下了我们母子俩。

爷爷得知家里的情况,赎回了房子,让我们有了安身之地。

一年以后,日本人准备进攻南京城,妈妈不愿意和爷爷爸爸一起,跑反去西安。

只能领着我,跑反回了林县老家。

抗战胜利以后,爷爷让爸爸去林县,接我们母子俩回南京。

妈妈没有答应,只同意爸爸带我过来读书。

爸爸无奈之下,在林县安排好了妈妈的生活,就带我来了南京。

以后每次放暑假,我都要回林县,去陪我妈妈。”

梁九斤听了,感佩不已,说道:“赎回房子,接你读书,许你探母,郭校长还不错啊!”

郭以群点头说:“是的,我有一个好爷爷,时时处处为我着想!

过年的时候,爷爷奶奶就准备搬回下关住了。

他们说,怀仁学校的教学质量好,让我过了年,继续住在这儿上学。”梁九斤听了点头。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搬好了今天用的砖,正好郭家仆人过来,叫兄弟俩回家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