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倒是梁九斤收到了一个好消息。
在蒙豆豆等人的极力推荐下,国立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梁希主席,邀请梁九斤进行了一次面试。
面试之后,他答应梁九斤,只要在1950年开始的地区大学联合招生考试中,他的考试成绩合格,就可以直接进入数学系,在蒙豆豆教授的指导下学习。
从国立南京大学回来后,梁九斤就开始复习迎考。
与此同时,怀仁中学、怀仁小学也接到了市区教育局的通知。
1949年12月23日,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了改革旧的教育体制的方针和步骤。
会上,确定了发展新教育的方向,提出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为工农打开大门。
为了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怀仁中学、怀仁小学规划,在今年秋季招生时,加大工农子弟的录取比例。
1950年3月12日,冯照山夫妇正坐在大院里,听着收音机。
南京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一则新闻。
新闻是由新华社发布、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终身教授、着名中国籍旅美数学家华罗庚写的《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
在“留美科协”为他举行的欢送会上,华罗庚动情地说:“我这次回国,完全是凭着我的良心,新中国是大家的,建设新中国是我们大家的事情,因此我决定早日回去,尽我的能力为建设中国而工作。”
新闻里还介绍到,1950年初,华罗庚结束在英国的讲学,毅然舍弃了洋房、汽车和半年的薪水,带领妻儿4人,在旧金山,登上一艘邮船,踏上了归国旅途。
今年2月,华罗庚一家到达香港时,又发表了一封致留美学生的公开信。
在信中,他深情地写道:“朋友们:不一一道别,我先诸位而回去了。
千言万语,但愧无生花之笔来一一地表达出来。
但我敢说,这信中充满着真挚的感情,一字一句都是由衷吐出来的。
坦白地说,这信中所说的是我这一年来思想战斗的结果。
朋友们,如果你们有同样的苦闷,这封信可以做你们决策的参考。
中国是在迅速地进步着,1949年的胜利,比一年前人们所预料的要大得多,快得多。
在1950年,我们有了比1949年好得多的条件,因此,我们所将要得到的成绩,也会比我们现在所预料的更大些、更快些。”
小主,
在信的末尾,华罗庚真切地呼唤道:“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
最后,广播新闻总结道:“华罗庚先生的这封信,一定会在广大留学生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我们深信,一定会有更多的人要求回国。”
冯照山、包前芳听了,却忧心忡忡。
他们担心,华罗庚教授的信,会刺激到美国政府,从而严控中国留学生回国。
于是,两人找到芮康城,问道:“这封信发表了,捕蝉是不是更难回国了?”
芮康城听了,笑道:“难易还不好说!
不过,他们挡得住一个华罗庚,挡不住千千万万个华罗庚。
更何况,他们也没有挡住华罗庚教授回国的步伐!
经过各方面的斗争,美国的留学生政策,已经有所松动。
从去年到今年,已经有几百人回国了。”
冯照山、包前芳听了,疑虑虽没完全消除,心里却敞亮了不少。
童丽产假结束,已经回区教育局上班了,江腾冲天天去教育局接送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