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再乘汽车去林县。
到了林县,还要坐骡车,才能到达小店村。”
秦关意听了,拍手笑道:“太好了,我还没坐过骡车呢!”众人听了,也兴奋不已。
郭以群见了,知道他们没有体会过缺水的痛苦。
忙提醒道:“上骡车之前,大家一定要多喝水,多带水。”
蒙不迟不解,问道:“为什么啊?”
郭以群抱着他,苦笑道:“我妈家,特别缺水。
要走二十里的山路,才能挑到水!”
梁有余听了,逗着蒙不迟说:“没水喝了吧?
谁让你不多喝豆汁儿!”
蒙不迟听了,冲他做了个呕吐的样子。
小主,
晚上八点,火车终于到达了安阳市。
艾叶在火车站附近,找了一家旅社,安排大家住下。
郭以群见众人坐了一天的车,已经困顿,大都不想再动。
就去旅社边的小吃店,买了烩面回来,让众人分着吃了早点休息。
第二天的早餐,众人吃的扁粉菜和油饼。
饱餐之后,乘车赶往林县。
一开始,众人看着路边光秃秃的山坡,和干旱的河滩,还觉得有点新奇,没过一会儿,就感到枯燥无味了。
只有郭以群,知道很快就见到妈妈,心情大好。
他看着蒙不迟,问道:“哥哥教你唱一首民谣,好不好?”
蒙不迟正觉得无聊,马上点了头。
郭以群见了,随口唱了起来:
“咱林县,真苦寒,
光秃山坡旱河滩;
雨大冲得粮不收,
雨少旱得籽不见;
一年四季忙到头,
吃了上碗没下碗。”
蒙不迟听了,笑道:“怎么又是雨大,又是雨少的?”
郭以群想想也是,笑道:“林县在太行山的东侧,是一个倾斜的盆地。
地表大多是岩石,导致这个地方藏不住水。
从古代起,就经常闹水灾和旱灾。
住在这里的老百姓,日子过得苦,才创作了这首民谣。”
秦关意边想边问:“日子过得那么苦,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
郭以群听了,叹道:“故土难离吧!
大家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不愿意就这么搬走了。
尽管度日如年,总想着,能挨一天是一天!”
接着,他把自己的公公婆婆,因灾荒背井离乡,在南京白手起家,创下一片家业,后因被骗破产,激愤不过,相继离世的事情,对大家说了一遍。
最后,他又叹道:“公公婆婆去世后,我妈妈带着他们的骨灰,回到了老家,一直待到了现在。”
看了一眼艾青青,他继续说:“在林县,因为缺水,很多山区的大小伙子,都娶不上媳妇。
因为缺水,山村的闺女都嫁到了山下。
山下的闺女,宁死也不愿嫁到山上。
有很多不憨不傻、长得精神的大小伙子,就因为生在严重缺水的山区,找不到媳妇,被迫打了一辈子的光棍。”
看了看梁九斤,他又说:“大家都知道,我和九斤一样,都有一把力气。
你们不知道的是,九斤是天生神力,我却是后天锻炼出来的。
我从八岁开始,每天都要走二十里的山路,给家里担水。
慢慢地,担的水桶,从小桶担成了大桶,从两个大桶,变成了两大两小四个桶。
日积月累,才有了这把笨力气。
在我们小店村,像我这样有力气的人,还有很多。
人口多的家庭,用的水也多。
一般人家,都会养一匹骡子,赶着骡子去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