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九斤见了,马上跑去传达室,了解情况。
问了门卫才知道,今年2月,北京俄语学院与北京外国语学院合并,成立了新的北京外国语学院。
留苏预备部,仍然在这里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
梁九斤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笑道:“差一点,我就认不得自己的学校了。”
宗且示听了好笑,同时,希望他有时间,陪着众人去见冷双显。
于是,笑道:“认得学校不算本事。
有本事,你报到以后,还能再出学校来。”
梁九斤一心想着报到的事,一时之间,没明白他的话中话,问是什么意思。
秦关意也与宗且示 存了一样的心思。
马上对着梁九斤,笑道:“且示是想,让你和我们一起去双显叔叔家!”
梁九斤听了,恍然大悟,说道:“那就试试看吧!”
说完,带着众人,拎着行李,进了校门。
刚进校门,眼前的一切,让所有的人都惊叹不已。
宽敞的校园里,矗立着整整七座高大巍峨、气势恢弘的大楼。
迎面伫立的,是一座中西合璧风格的五层教学楼。
建筑整体呈“凹”字形展开,如同张开的巨大的臂膀,拥抱来自远方的学子。
教学楼的两侧,是同样风格、对称排开的六幢高楼。
其中的五幢,标记着学生宿舍楼。
另外一幢,标记着外国专家楼。
楼群的中央,有一个宽敞平坦的大操场,是学生们日常体育锻炼的地方。
梁九斤去报到台,办好了相关手续回来,笑道:“且示,这下你开心了。
把行李安置好了,我就可以离开学校。
只要在20日之前,赶回来就可以。”
宗且示听了,笑着问秦关意:“关意阿姨,这下你开心了吧?”
秦关意听了,打了他一下,含笑不答。
接着,众人来到一号学生宿舍楼,去看梁九斤的宿舍。
梁九斤住在宿舍楼一楼。
楼内长长的走廊里,对称地分布着一个个独立的房间。
每个房间里,都放着四张床,还有一个共用的写字桌和四个小方凳。
进了梁九斤的宿舍,里面的四张床,两两拼接在了一起。
把行李放上写字桌,梁九斤说道:“学校知道我块头大,特地安排,我和另外一个大块头同学住在一起。”
秦关意点头,和冯念初一起,帮梁九斤整理起铺位。
秦关意一边整理,一边观察,说道:“这里的学习条件,比南京大学要好不少。
特别是校园环境,已经可以用震撼来形容了!”
梁九斤点头,想了想说:“留苏预备部,不论在硬件设施上,还是在教学水平上,在北京乃至全国的高校中,都是一流的。
报到的时候,我了解了一下。
学院合并的原因,是中苏两国关系趋冷。
目前,俄语学院和留苏预备部的学生人数,都在不断减少。
经教育部安排,就与一街之隔的北京俄语学院,进行了合并。”
整理好写字桌上的东西,让众人坐下,他接着说:“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过来报到的情景。
当时,留苏预备部的办学规模,非常之大。
因俄语老师严重不足,学校还想方设法,特地聘请了一部分教学经验丰富的苏联语言专家,到学校来代课。
后来,俄语老师不足的情况,长时间得不到缓解。
学校迫不得已,又从当时在北京工作的苏联技术专家的家属中,聘请了一部分人过来,这才解决了问题。”
蒙不迟听了,边想边问:“当时,俄语学院的毕业生,不可以过来帮忙吗?”
梁九斤点头,笑道:“的确如此。
当时中方的俄语教员,来自于全国各大院校俄文系刚毕业的学生。
其中,来的最多的,就是北京俄语学院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