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串联 第10节 游历

门西双榜 昂首低眉 2115 字 20天前

不久,轮船平安地抵达了烟台。

在烟台休息了一天,众人又出发,去了青岛、徐州、蚌埠,最后到达了合肥。

11月13日,众人正准备离开合肥。

广播里就传来,党中央发出的,停止免费乘车串联的通知。

通知规定:不想徒步串联的学生,可以凭着学生证,免费领取返程车票。

吴关雅和冯念琴听了,想着自己的身体状况,决定不去徒步串联。

冯念恩见妹妹态度坚决,担心她们两个女生回南京,路上不安全。

便拉了邱念国、范思欢一起,陪她们回了南京。

其余八个人,与上海的学生,互换了车票,继续南下。

不久,就顺利地到达了上海。

他们逛了外滩、南京路、“中共一大”会址等地。

一天以后,打算继续采取换票的办法,去瑞金和井冈山。

不料,他们准备登车的时候,被检票员听出了南京口音。

于是,就无法再乘火车,接着南下了。

这时,众人的心,已经玩野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甘心就这样,返回南京。

宗且示边想边说:“既然,到处都有接待站,吃住不愁。

我们就应该,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徒步行军,去瑞金和井冈山。

这样做,既能开阔眼界,又能锻炼意志。”

众人听了,全都点头。

11月15日,众人从上海出发,沿着沪杭铁路,徒步行进。

六天以后,他们带着一身臭汗,以及挑了水泡的双脚,来到了杭州。

在杭州,众人休整了两天,又忍着脚痛,沿着美丽的富春江,溯流而上。

他们经富阳、桐庐、建德,七天以后,到达了全国最大的新安江水电站。

在欣赏完水电站的美景后,郭以刚和蒙不迟,买了两根竹扁担来。

两人模仿当地农民的样子,挑起了所有行李,一颠一颠地,走在了乡间小路上。

众人每到一个宿营地,第一件事便是,将当天经过的地名和行军里程,用小刀刻记在扁担上。

这个时候,众人的脚底板,已经完全磨练出来。

一天走上七八十里,完全不在话下。

接下来的五天,众人经上饶、横峰、弋阳、贵溪,到达了鹰潭。

在鹰潭休息了一天,便直奔瑞金而去。

从鹰潭到瑞金,有六百五十多里路,大家越走越快,只花了六天时间,就到了地方。

在瑞金的叶坪和沙洲坝,众人瞻仰了毛主席故居,红军烈士纪念塔,以及苏维埃政府旧址。

还有,那口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石碑的水井。

在苏维埃政府旧址,众人遇到了一个热心的卡车司机。

司机建议八个人,在这儿多住两天。

两天之后,司机带着他们,经过于都,到达了赣州。

大家在赣州休息了一晚,于12月9日,向井冈山进发。

又走了三天,前方不断传来,劝阻红卫兵上山的消息。

井冈山已经人满为患,气温骤降。

各地来的学生在山上,已经无处避寒、无粮可吃。

解放军部队正在派直升飞机,紧急向山上,调运帐篷和粮食。

红卫兵接待站建议,所有正在向井冈山进发的学生,不要再上山。

宗且示看了紧急通知,又见许多准备上山的学生,打了退堂鼓,反而喜形于色。

他看着众人,说道:“现在,山下的人,不敢上山。

山上的人,正在陆续下山。

等几天以后,我们到达井冈山的时候,那儿已经是一座空山了!”

众人听了点头,继续向井冈山行进。

果然,一场大雪之后,众人顺利地登上了井冈山。

放眼看去,只见山上,满是峥嵘的岩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