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插队 第1节 典礼

门西双榜 昂首低眉 2271 字 20天前

龚自珍《己亥杂诗》云: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且示对民风民俗,社会交际,以及人文地理,都非常敏感。

而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人才,还比较稀缺。

且示的语文、地理、历史成绩,也非常突出。

将来,如果能做文化推广方面的工作,一定会如鱼得水。”

宗且示从来没有,听过梁有余对自己作这种评价。

想了想,问道:“大师傅,我偏科严重。

根本没有长,英语和算术的脑子。

就连初中,都不知道能不能毕业。

没有毕业文凭,怎么能做文化推广?

怎么如鱼得水啊?”

梁有余看着他,微微点头,说道:“这个问题,既是你个人的事情,也是国家的事情!

需要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和教育部联合进行调研。

然后,在调研的基础上,进行试点。

进而,建立一个特殊人才的选拔机制。

只有这样,才能让你这样既有天赋,但又严重偏科的人才,脱颖而出,不枉天赋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宗且示听了,失望之余,摇头笑道:“我可指挥不动国家啊!

我知道,欣悦阿姨就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工作。

只能命令她,赶紧研究,不要耽误我成为旷世奇才。”

孟执秋听了,笑道:“这种政策,哪里能说出台,就出台?

首先,且示自己要努力。

在学习上,要下苦功夫。

至少,要读完高中的学业。

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你的太爷太奶,对得起梁前辈,对得起所有关心你的人。

也才能,对得起你的天赋。”

宗且示听了,糊里糊涂地点着头,心里还想着,特殊人才选拔机制的事。

盘算着,哪一天去找温欣悦,好好对她说说。

正在这时,侯佳欣和邱达光,满面笑容地回到后院。

侯佳欣走到梁有余身边,说道:“大桥局筹备组,刚刚听了梁前辈的事迹,答应另外给我们,增加十个名额。

同时,安排我们,坐在主席台右边的宾客区,参观全面通车典礼!”

众人听了,无不欢欣鼓舞。

当即,与梁有余商量以后,作出了决定。

9号大院里,除了宗家兄妹,占其中的两个名额。

其余八个名额,按照一家一个代表的原则,去参加通车典礼。

最后确定,十人分别是:梁有余、宗且示、宗且若、叶双枝、艾叶、樊思静、冯照山、唐灵脂、刘思雨和哈德宝。

当天,冯照山等众人散去,才找到艾叶,说道:“这几天,为上山下乡的事,念初心里不高兴。

我的那个名额,就让她吧!”

艾叶听了点头,和他不谋而合,也把自己的名额,让给了蒙不迟。

12月29日,天色阴沉,细雨蒙蒙。

梁有余等十人,则兴高采烈,喜笑颜开。

他们起了个大早,吃过早饭,就带着干粮和水,早早地坐在了指定位置。

典礼现场,有5万名多军民。

江边桥头,围观的群众更是不计其数。

众人觉得,好像整个南京城的人,都集中在了这里。

主席台上的高音喇叭,正在介绍大桥建设的情况:“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长6772米,公路桥长4588米。

是继武汉长江大桥、重庆白沙沱长江大桥之后,我们国家的第三座跨越长江的大桥,也是国内最大的跨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是第一座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最大的铁路、公路两用桥梁。

在中国桥梁史和世界桥梁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是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成就,是中国桥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国人民的‘争气桥’。”

众人听了,热血沸腾,掌声雷动。

随即,典礼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