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佳佳听了不解,问道:“什么反应?”
张指柔看着她,笑道:“刚到后梁村,我们给连里打报告,要求配备排里的劳动工具、锅碗瓢盆、油盐酱醋。
当时,只要报告打上去,不出三天,东西准能送到。
这次,挖井的报告,已经打上去,超过了四天。
现在,又不是农忙季节。
不知道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反应?”
王萍从厨房走过来,来拿剥好的毛豆米。
听了张指柔的话,说道:“今年,地旱得厉害,打井的地方多,打井队已经忙不过来了。”
张指柔、秦关意、侯佳佳三人听了点头。
看着菜地边的水井,侯佳佳问道:“这口井里的水,喝上去有点甜。
后梁村里的井水,都是这样的吗?”
王萍摇头说:“不是。
只有这口百年老井,井水清,入口甜。
我家的老水壶,用了那么多年,都没有水锈。”
宗且示和孩子走过来,接口说道:“这口井里面的水,又甜又多。
为什么不这儿,再挖一口,往上可以灌溉果园,往下可以灌溉旱地。
干校用的水,不就够了?”
宗且若看着水井,跟着问道:“不挖新井,就用这一口,不够吗?”
史满平和史利群,拎来几个西瓜放进木盆里泡着。
史利群听了,一边打水,一边说道:“不够。
别看现在,井里的水还比较多。
如果再旱下去,水位线就低了,也只够用来生活、浇菜地。”
史满平听了,点头说道:“1966年夏天,连续几十天不下雨。
后梁村里,只剩下这口老井有水了。
家家户户,都拿着大桶小桶,过来排队打水。
最后,渗出来的不够打的,井都见底了,打出来的全是泥浆水。
水打回去,要用明矾沉淀了杂质才能喝。
当年旱得,就算泥浆水,白天也有人家打不到,只能晚上来打。”
梁小硕听了,问道:“把井挖深一点,渗出的水不就多了?”
史满平想了想,说道:“正常情况下,井打深一点,渗下来的水就会多一点。
不过,井打得越深,越要花钱。
大家都是,等井打到渗出了水,再打下去一点,就不打了。
还有一个原因,打井队喜欢选在缺水天,过来打井。
缺水天井里渗水了,平时就不会缺水,也就不用挖太深了。”
范思欢点头,边想边问道:“遇到特别干旱的天气呢?”
史满平听了,叹道:“遇到百年一遇的大旱,哪儿的井都缺水,挖得再深,也没有用。”
见众人点头,他又说:“听我爷爷说,1920年的大旱灾,附近的十里八乡,没有几口井出水,这口井算是其中一个。
奇怪的是,它不是附近最深的井,位置也在半山腰上。”
宗且示听了,也觉得奇怪,问道:“山下的井,已经没有水了。
半山腰的井,居然还能有水。
这不就是,水往高处流嘛?”
冯念琴想了想,点头说道:“好像是哎!”
吴关雅见了,也笑道:“难怪这口井,旱到最后才干。
原来它不是井,是山上的喷泉啊!”
宗且若听了,看着宗且示,笑道:“且示,你别乱插话,打断了史爷爷的话头。”
侯佳佳听了,偷偷看了看张指柔和秦关意,想起刚才说的事,三人相视一笑。
史满平看着众人,继续说道:“山有多高,地下水就有多高!
山上的水,应该不是水往高处流,是老天爷送来的保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