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海家祖训

经了这事,海宏业倒是没再往府里弄通房丫鬟,可也没彻底安分,逢她孕期或是月事导致身子不便,他便会偶尔去青楼放纵一番。

这些事,她不是不知道,只是夫妻多年,早已没了年轻时的较真,索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小主,

如今两人的感情,虽不及刚成亲时那般浓情蜜意,可好歹一起过了二十多年,总归是有几分情分在的。

而海宏业是一个关心女儿的人?这话听听就行了,不用当真,若他真的关心女儿,

那么当年自己的大女儿嫁到夫家,前几年无所出时,被婆婆嗟磨,回家哭诉的时候,

海宏业也就不会不管不顾的了,他甚至还斥责大女儿,说因为一点小事儿就回娘家哭哭啼啼的,成何体统。

如今,对于云儿这事儿勃然大怒,一个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嫡女成了勋贵的小妾,有损海家颜面,脸上挂不住,

另一个原因,则是觉得云儿成为千阙的小妾,海家能够获得的利益不够大,不够多。

海宏业心里头那点小心思,李氏是门清,当初叔弟写信回来说,邕王有意与海家结为亲家的时候,

海宏业为什么不赶紧把云儿嫁出去,不就是觉得如今云儿能嫁的夫家里,没有一个能够给海家带来巨大利益。

真是的,拖拖拖,再拖下去,为了不将海家卷入皇位之争,她的云儿年龄大了就只能嫁给那些小官儿家中的子弟了!

原剧中盛长柏一个二甲进士,父亲只是一个五品闲职,他为什么能够娶到满门清贵、五代翰林的海家嫡次女,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自然是,海家不愿意被卷入两王之争,只好选择了盛纮这么一个官职底的中立派做亲家,

这样一来,兖王和邕王自然是不屑于找盛纮这么一个五品闲职算账,而如今朝廷重文轻武,

上位做皇帝,文官的支持至关重要,兖王和邕王没法拉拢海家,但也不会找海家麻烦,给自己找不自在。

至于说海家看中了盛长柏不近女色,厌恶纳妾,认同一夫一妻的品行,这个就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盛长柏在和海朝云成亲之前,房里可是有好几个通房丫鬟的,而在和海朝云成亲之后,

为了拍海家的马屁,为了海家的政治资源,这才任由海朝云将房内的通房丫鬟发卖的发卖,遣散的遣散,

只留下一个相貌普通,性格老实本分的羊毫,原剧里海朝云甚至为了杜绝羊毫一个通房丫鬟母凭子贵的可能,

每次羊毫伺候完盛长柏过后,都会给她准备一碗避子汤,久而久之,便导致了羊毫终身未孕。

至于海家祖训,“子孙四十无子方能纳妾”,这真的只是海家约束自家子弟的,人家真的没有要求海家的姑爷也要遵循海家的祖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