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被催婚

宿主的梦 苲草 1797 字 19天前

文渊见王通如此豁达,便也直言不讳:"当此大隋倾颓之际,先生以当世大儒之身,眼见江山破碎而无力回天,其中无奈悲怆、矛盾煎熬,晚辈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先生这份'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担当,实乃真儒者风骨。"

王通闻言,枯瘦的手指轻轻摩挲着案上茶盏,盏中清茶映着他憔悴的面容:"公子此言差矣。通何敢当'风骨'二字?倒是公子这篇《大隋社会各阶层分析》,字字如刀,剖得这乱世骨血分明。通之友人房玄龄、魏征、王珪、杜如晦、李靖、等皆推崇备至;通之弟更是殷殷相邀。”

文渊正欲答话,忽见王通剧烈咳嗽起来,指缝间竟渗出血丝。王度先生放下文稿,忧心忡忡地拍抚家兄后背。

待咳喘稍平,王通却摆手笑道:"无妨。这咳血的毛病,倒像是老天爷给的通谏令牌。大业六年至今,通共上表三十七次,这血,也算是给每道折子盖了印信。"

听王度如此说话,倒是不知道怎么接话了。却见王度将那叠手稿递与王通。王通初时不过随意一瞥,继而神色骤变。他那枯竹般的手指突然悬停在某一页稿纸上,指节微微颤动。原本浑浊的双目骤然迸发出惊人的神采,犹如寒夜将尽的残烛忽地爆出最后的光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公子笔下的这个'洛阳西市酒肆里,喝醉了酒的书生王通'..."他颤巍巍地指向自己的鼻尖,嘴角扯出一个似哭似笑的表情,"说的可是仲淹?"

说罢,他突然仰天大笑,笑声震得窗棂簌簌作响:"哈哈哈!妙极!妙极!公子当真是个妙人!"笑声渐歇时,他拭去眼角的泪花,"这一句'洛阳西市的酒肆里,一个叫王通的书生喝醉了酒‘,当真是...当真是...醍醐灌顶!"他的声音忽然哽咽,"点醒了梦中人啊。"

文渊看见王通布满老茧的拇指,正反复摩挲着稿纸上那行墨迹未干的字句,将"王通"二字都蹭得模糊了。窗外斜阳照进来,给那斑白的鬓角镀上一层金边,却照不亮他眉宇间积年的阴郁。

就见王通站起身在怀里摸出一本《宿主诗歌集》,翻到一页指给文渊和王度看,并吟诵道:杂感。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诵完,他对着王度道:“看到没有,这个‘百无一用是书生‘和’那个洛阳西市醉酒的书生‘,怎么就不明白’春鸟秋虫自作声‘的道理。惭愧惭愧!”王通对着文渊深施一礼,"今日得公子点醒,通当摒弃虚妄,脚踏实地。不知公子可愿..."”

文渊急忙上前搀扶,打断道:"先生折煞晚辈了!"他扶着王通坐回席上,恳切地说:"晚辈斗胆,先给先生调理一下身体,在调理身体的同时,文渊会安排人带着先生在我们这里各处走走看看。不满先生,我这里缺人,缺各种人才。先生门生故旧遍布天下,若有志同道合者,,望先生不吝推荐,多多推荐。”

王通闻言,眼中泛起异样的神采。他摩挲着诗集的手微微发颤,半晌才道:"好...好!老朽这把老骨头,就交给公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