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句指责赵东升的话,但每一句都像锤子一样,敲在周平的心上。
两相对比,孰优孰劣,孰对孰错,已然分明!周平看着眼前这位沉稳的常务副区长,目光中第一次流露出毫不掩饰的欣赏。这次意外的“风险印证”,让调研组的结论天平,发生了决定性的倾斜。
“明星企业”爆雷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东河区小范围传开。那些曾经被赵东升蓝图所吸引、甚至私下表示过支持的干部,此刻都感到一阵后怕和尴尬,暗自庆幸这个“雷”没有在东河炸响。
赵东升本人得知消息后,如同被一盆冰水从头浇到脚,脸色惨白,将自己关在办公室里许久没有出来。他雄心勃勃想要用来证明自己、打击陈临海的“王牌”,转眼间成了印证对方远见和自身冒进的“罪证”,这种打击是毁灭性的。
调研组的考察工作,在经历了这个小插曲后,迅速进入了总结阶段。周平副主任在与李卫国、陈临海、赵东升的最后一次集体沟通中,态度已经发生了微妙而清晰的变化。
他更多地与李卫国和陈临海交流,询问一些具体工作的细节和长远考量,对赵东升则只是程式化地鼓励了几句“继续大胆探索”,但那份热情已然冷却。
在调研组离开东河前的晚餐会上,周平做了一个简短的总结发言,他没有对具体争议做出评判,但字里行间的倾向性已经非常明确。
他充分肯定了东河区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着成绩,特别表扬了商贸新城的规范运营和市场秩序整治的成效,强调“巩固传统优势产业与培育新兴动能并不矛盾,关键是要立足区情,尊重规律,防控风险,实现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
他还特意提到,“领导干部既要富有激情勇于开拓,也要具备严谨务实科学决策的素养,这是对党和人民事业负责的表现”。
这番话,虽然没有点名,但几乎所有人都听懂了其中的含义。
它肯定了陈临海主张的“稳中求进”和风险防控,委婉地批评了赵东升的“盲目开拓”和决策冒进。调研组的东风,已经清晰地吹向了陈临海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