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琐碎磨人心,深夜一盏孤灯

陈临海默默坐下,拿起需要校对的会议纪要。纪要记录的是上次镇领导班子会议的情况,字迹潦草,语句不通,错别字频出。他拿起红笔,开始逐字逐句地修改校对。这份专注,暂时让他忘记了周遭的喧嚣和内心的苦闷。

下班铃声响起,办公室瞬间活络起来。 “走了走了,接孩子晚了又要挨老师说!” “晚上哪家吃?老刘家好像今天有新鲜河鱼。” 李伟早已拎着他的公文包,不知踪影。王姐招呼了一声:“小陈,走啦,食堂开饭了,去晚了没好菜。”小赵也飞快地关了电脑,准备离开。

“哎,你们听说了吗?区府办那个张志鹏,好像要提副科了!”一个刚从外面回来的同事,一边收拾东西一边扔出个消息,“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咱们在这熬资历,人家上去才多久?”

“嘁,有个好爹呗!听说他爸最近又活动了,估计还能往上走一走。” “啧啧,这以后见了面,得更客气点了……”

议论声伴随着脚步声远去。陈临海校对最后一段文字的手指,停顿了一下。他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将那骤然涌起的酸涩和怒意,强行压回心底。然后,他继续奋笔疾书,直到将整份纪要修改完毕,整齐地放在王姐桌上,才起身离开。

小主,

镇政府食堂饭菜的味道只能算勉强下咽。大锅菜炖得稀烂,油水不多,米饭也有些硬。他默默吃完,洗好碗筷,回到了那个分配给他的单人宿舍。

宿舍在办公楼后面的一排平房里,极其简陋。一张硬板床,一张旧书桌,一把椅子,一个掉了漆的铁皮衣柜。墙壁斑驳,角落里能看到细微的蜘蛛网。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霉味和消毒水混合的味道。

他打开那扇吱呀作响的窗户,窗外是一排高大的杨树,树叶在夜风中沙沙作响,更衬得四周寂静无比。远处镇上的零星灯火,像沉睡巨兽模糊的眼睛。

孤独感如同潮水,瞬间将他吞没。

他瘫坐在椅子上,甚至懒得开灯。月光透过窗户,在地上投下一片清冷的光斑。黑暗中,白天的种种像走马灯一样在脑海里回转:李伟虚伪的笑容和刻意的“提点”、同事们的议论和忽视、繁琐无意义的工作、楼道里那些漠然的脸孔、还有那个阴魂不散的名字——张志鹏,以及汪飞燕那条刺眼的微信……

心脏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紧紧攥住,又闷又痛。他甚至产生了一丝怀疑,自己放弃在企业发展、选择这条看似光明的道路,是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错误?坚守那份家训和理想,在这个现实而粗粝的环境里,是否显得如此可笑和不自量力?

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了大学时代。也是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不过是在灯火通明的大学自习室里。他和汪飞燕并肩坐着,她复习英语六级,他啃着厚厚的《公共管理学原理》。

她偶尔会碰碰他的胳膊,指着一个看不懂的长难句,眉头微蹙。他会放下书,耐心地给她讲解,看着她恍然大悟后那双亮晶晶的眼睛,觉得所有的疲惫都值了。

休息时,两人会溜到天台。她家庭条件不好,夏天连根最便宜的冰棍都舍不得买。他总会变魔术似的从口袋里掏出两支,一支给她,一支自己吃。她吃着冰棍,笑得像个孩子,依偎在他身边,看着远处的城市灯火,说:“海哥,以后我们一定会在这个城市有自己的家,对吧?你那么厉害,一定能考上公务员,到时候我就给你做好吃的,把你养得白白胖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