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秉笔直书,字字千钧惊风雨

他开始动笔。结构清晰,数据翔实,语言精准。他毫不避讳地指出了调研发现的五大类十几个具体问题,每一个问题都配有鲜活的案例和扎实的数据支撑,一针见血,鞭辟入里。

但他并非只破不立。在问题的后半部分,他针对每一个痛点,都提出了极具操作性的建议:

· 针对园区空心化,建议建立“亩均效益”考核和动态淘汰机制,提高入园门槛,集中资源培育真正有潜力的“专精特新”企业。

· 针对政策落地难,建议梳理整合现有政策,编制通俗易懂的“企业政策一本通”,建立“一站式”政策兑现平台,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

· 针对传统产业,提出“一企一策”的改革方案,大胆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或战略重组,引入社会资本和先进管理机制,而非无休止地输血。

· 针对新兴产业,建议建立更科学的项目评估机制,注重实际应用和市场前景,避免盲目跟风。

· 针对要素保障,提出打造“人才公寓+创新基金”组合拳,建立政府引导的产业投资基金,破解融资难题。

这些建议,既有前瞻性,又充分考虑了山岚区的实际情况,体现了他经过基层历练和深入思考后形成的务实风格。

报告的最后,他写道:“……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正视问题是勇气,解决问题是担当。山岚区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十字路口,唯有打破路径依赖,敢于动真碰硬,才能真正闯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写完最后一个字,窗外已是晨曦微露。陈临海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他知道,这份报告一旦递交,必将引发一场巨大的震动。但他问心无愧。

他将报告仔细打印装订好,再次检查了一遍数据和措辞,确保无误后,才带着它敲开了江援朝办公室的门。

江援朝显然也一夜没睡好,眼睛里带着血丝。他接过报告,神色凝重地翻看起来。他看得很慢,很仔细,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偶尔还会停下来沉思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