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孤胆辩护,舌战群儒显风骨

他没有直接反驳“主观臆断”的指控,而是巧妙地强调了信息的来源和过程的扎实。

接着,他开始逐一回应具体的质疑。

他看向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李主任刚才提到园区企业产值增长和数据不符的问题。我这里有一份从供电公司调取的、过去半年园区规上企业用电量明细表。”他抽出一份表格,“数据显示,包括刚才李主任提到的鑫科科技在内的三家企业,其用电量在过去两个季度并无显着增长,甚至鑫科科技还环比下降了5%。这与他们汇报的产值增幅超过20%确实存在逻辑上的不一致。我们并非否定企业的成绩,只是本着负责的态度,希望弄清这种不一致背后的原因,是技术革新能耗降低?还是统计口径问题?这关系到我们对园区真实发展水平的判断。”

他用具体的数据回应数据的质疑,有理有据,管委会主任张了张嘴,一时竟无法反驳,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他又看向财政局局长:“王局长担忧改革的风险和财政承受能力,这一点我非常理解,这也是我们在建议部分反复斟酌的重点。我们提出的‘一企一策’和产业基金设想,并非凭空而来。这是参考了邻省江州市的成功经验(他随即报出了几个江州改革成功的国企案例和基金运作模式),他们的实践证明,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和市场化运作,不仅盘活了国有资产,甚至创造了新的税收和就业。至于财政风险,我们认为,相比于无休止地向‘僵尸企业’输血填窟窿,一次性投入引导资金,培育健康的市场主体,长远看反而是更经济、更可持续的选择。”

他用外地成功案例和长远账、经济账来回应“脱离实际”的批评,显得视野开阔且深思熟虑。

他就这样,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不激动,不回避,始终用事实、数据、案例和逻辑来说话。他将调研中听到的、看到的那些鲜活甚至尖锐的例子,娓娓道来,语气诚恳,态度端正,却自有一股不容辩驳的力量。

最后,他总结道:“各位领导,我深知自己人微言轻,刚来区里工作,很多情况还在学习。撰写这份报告,我唯一的出发点,就是把我所见、所闻、所思的真实情况,向各位领导做最坦诚的汇报。报告里的言辞或许直接甚至尖锐,可能会让一些同志感到不舒服,我在此表示歉意。但我坚信,发现问题、正视问题,是我们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如果因为怕困难、怕争议、怕得罪人就选择回避问题,粉饰太平,那才是对山岚区事业发展最大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在座各位领导信任的辜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的目光再次扫过全场,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带着一种赤诚和担当:

“我的报告或许不够完美,但其中的每一个字,都源于对事实的尊重和对山岚区未来的赤诚之心。一片冰心在玉壶,恳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说完,他再次微微鞠躬,然后平静地坐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