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从一号实验方案开始,检测量子纠缠态的稳定性。”
沈渊一边熟练地操作着仪器,一边说道。
实验室内,一束束光线,如同灵动的精灵,在仪器间穿梭。
各种数据,在屏幕上快速跳动。
沈渊的眼睛紧紧盯着全息屏幕上的数据,眉头微微皱起。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执着与专注,仔细分析着每一个变化,不放过任何一丝异常。
“不行,这个方案的纠缠态衰减太快,通讯信号容易中断。”
沈渊果断地放弃继续实验,脸上没有丝毫的沮丧。
迅速整理好实验设备,开始准备下一个方案的测试。
就这样,一个又一个方案在沈渊的严格实验下,被验证或否定,同时记录实验数据。
时间在一分一秒中过去三天了,沈渊依旧在实验室里的忙碌着。
终于,在经过无数次尝试后,沈渊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
他兴奋地指着全息屏幕,大声说道:“成功了!星海,就按照最后这个方案,开始制造试验机!”
沈渊的脸上此刻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笑容中,满是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成功的曙光。
星海迅速调动制造中心开始生产制造试验机。
一时间,原本规律作业的制造中心里此刻却热闹非凡。
在有条不紊工作的机械工蚁群里,有部分机械工蚁匆忙地在不同生产线之间来回穿梭。
它们搬运着各种材料,小心翼翼地组装着零件。
在大型制造中心,巨大的机械臂灵活地舞动着,仿佛是一个个技艺精湛的工匠。
它们将一块块精密的部件,精准地组装在一起。
经过三天三夜的努力,第一颗量子通讯中继卫星终于制造完成。
这颗量子通讯中继卫星呈银色球状,表面闪烁着光滑的二号振金涂层光泽。
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
卫星直径为两米,除了量子通讯中继能力外,还内置了多种探测技术。
同样使用直径15CM的冷核聚变能源核心,搭配一块3级能量电池。
卫星上搭载一门 300 毫米口径脉冲激光炮与初级能量护盾系统,配备了两台微型维修机械蜘蛛。
另设有多个微型粒子推进器,用于轨道运行参数的精确调整。
这颗卫星的量子通讯覆盖范围可达 1000 万公里。
在此范围内,最大通讯延迟为 100 毫秒,能够满足一定星际范围内的通讯需求。
并且,其单向传输通讯距离更为可观。
沈渊站在这颗量子通讯中继卫星前,仔细检查着每一个细节,眼神中透着谨慎与认真。
他轻轻抚摸着卫星光滑的外壳,确保没有任何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