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未来老丈人来看病

高小鹰确实是做企业的料子,难怪前一世,他能成为整个湘南省最大的企业家。短短的两个月时间,他的藕煤厂就已经风生水起。

那天晚上,黄玉明跟高小鹰一起来了卫生院。黄不凡笑着问高小鹰:你小子还知道要来看看爹娘了?

高小鹰嘿嘿地笑:哥,我今天来看爹娘还只能说是顺道,主要是来给你报喜的。

黄不凡哦了一声,高小鹰凑到他面前,强忍住兴奋说:哥,你知道藕煤厂这两个月挣了多少钱?

黄不凡懒得去猜谜语,只是白了他一眼。

高小鹰却不在意,自顾自地说:

上个月刚开张,除去所有开支还挣了五百多块,这个月已经有差不多一千块了。

黄玉明也在一旁补充:小鹰确实不错,我们的藕煤和富桥煤站同样的价格,但小鹰对质量把控严格,一吨煤只能做多少就多少,掺土的比例绝对不能超过四成。

所以,我们的煤火力更足还更耐烧,一天几乎可以少烧一只煤,乡亲们已经认准了黄家湾大队煤站这块招牌了。

只是挂靠到自己大队的名下,如今又是农闲,派了五个劳力在煤厂出工,黄家湾大队就能分到七百多块钱的收入,威伯和黄玉明当然非常高兴,更是要撸袖子大干。

黄玉明还说,新开田已经差不多完工了,会安排乡亲们今年冬天种上绿肥,明年就能开始种早稻。

他还兴奋地说,自己明天就要出差,去原来当兵的地方搞无核蜜桔树苗。湾里那个黄土山坡,已经安排乡亲们在平整挖坑了,只等树苗回来就能种上。

黄不凡又提醒了一些,说桔园毕竟要两三年才能有收益,你搞完树苗回来,看今年冬天能不能把打米机和油榨坊搞起来。

黄家湾大队有现成的水碾,却没有打米机,还得挑来沂溪大队这里的柴油机打米,费时费力还要花钱。

如果能把水碾改造一下,不但方便了本大队的社员,还能挣附近几个大队一点小钱。

富桥区还是油茶产区,这个年代,人们的食用油都不够,猪油更是少得可怜,山上的茶籽地里的菜籽就是重要的食用油。

可全区也只有富桥和明高大队两个油榨坊,每年两个产油的季节忙得不可开交。

同样把水碾改造一下,只要顶替了人力碾碎这一道工序,就是一个那不错的挣钱门径。至少也能安排三几个劳力干活,是不是也算“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一番话,说得黄玉明和高小鹰心潮澎湃,聊到十一点多才不情愿地离开。

第二天还是不能睡懒觉,美娟虽然懂事,根本不需要黄不凡给她做饭,但黄不凡还是想自己多尽点当爹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