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干爹干儿子

至此,香草溪口的这一大片旱田,差不多有一半成了工业用地。

围着这片“工业区”周围,隔开那么一百来米,就是安福大队以及其他大队有门路的人搬过来的人家。

寒假期间,水泥厂的大学生依旧还是全部‘归队’,就连付拥军也还是回来了。

不过,他已经更多时间去了富华厂,跟着朱总工学习。

有一天晚上,付拥军来了沂溪医院,给美文带了一个玩具,竟然是一个上万花筒和蛤蟆镜。

简单寒暄之后,黄不凡问付拥军上个学期的生活学习情况。

付拥军露出一丝腼腆:“黄院长,我知道自己不能和国庆建国他们比,我对水泥厂没有贡献,所以,我上学后就没有要水泥厂的工资。”

付拥军以为,黄不凡是绕着弯子提醒他不能乱收钱,所以他也含蓄地解释了一句。

黄不凡愣了一下,突然明白,付拥军这样吃过苦的人,心理会更敏感一些。自己应该更照顾他的感受。

于是诚恳地说了对不起:“小付,是我们考虑不周,你虽然在水泥厂的时间不长,但做出的贡献是不能忽视的。

你上学期间,水泥厂还是会给你发工资。至少得保证你的生活费用。”

付拥军迟疑地婉拒:“真不用了,我干爹给了生活费……”

说到这里,付拥军的脸又红了一下,黄不凡突然明白他说的‘干爹’是谁,不就是朱总工么?

心里非常高兴:“小付,你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朱总工的为人我知道,他无儿无女,只希望有个人能把自己的所学传承下去。

你能和他合得来,不仅是你的福气,同时也是他的福气,是好事。”

付拥军点点头,没有继续说,过了很久才想起什么来似的:

“黄院长,我在羊城上学,这半年来,感受到了太多的变化,和前几年真的很不一样。我有点把握不住,就想来和你聊聊。”

按照付拥军得说法,羊城那边,短短的一年时间,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市区已经有了几个商业集市,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还不乏从港岛那边过来的时髦物品。

而羊城的管理者,似乎完全不理会那些‘投机倒把’行为。

付拥军最后问道:“黄院长,您说这投机倒把真的不管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