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搬迁户对现状表示满意,但也有人反映,离开了土地,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营生,仅靠低保和打零工,生活还是有些拮据。
“搬得出,只是第一步。稳得住、能致富,才是关键。”林万骁对县里的干部说,“就业培训要跟上,社区工厂要引进,公益性岗位要开发。要让搬迁群众真正融入新环境,开启新生活,否则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困难。”
傍晚时分,林万骁结束了在草甸县的全部调研行程。在返回西明市之前,他并没有再召开大会,只是单独与李强和阿苦拉哈进行了简短的谈话。
“草甸的情况,我大致了解了。有亮点,也有不足,更有沉甸甸的责任。”林万骁看着两人,语气平和却分量十足,“西山乡的问题,不是孤立的。它提醒我们,发展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给你们一周时间,我等着看你们的方案和行动。”
“请林书记放心!我们一定深刻吸取教训,以西山乡整改为契机,推动全县工作再上新台阶,绝不辜负市委和您的信任!”李强和阿苦拉哈挺直腰板,郑重承诺。
车队驶离草甸县城,融入苍茫的暮色之中。
回程的路上,林万骁闭目养神。草甸之行,一波三折,远比他预想的要深入和复杂。他看到了基层干部在政策执行中的偏差与无奈,也看到了民族地区发展面临的特殊困境,更看到了普通群众对美好生活最质朴的渴望。
这次调研,让他窥见了西明市庞大肌体下隐藏的暗流与病灶。这不仅仅是草甸一个县的问题,而是整个西明在快速发展转型期必须直面和解决的共性难题。
他拿起手机,拨通了市长魏永健的电话。
“永健,我这边调研结束了,刚离开草甸。”林万骁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思考后的清晰,“情况比我们想象的更具体,也更紧迫。你准备一下,我们尽快开个书记专题会,重点研究民族地区、偏远山区的发展不平衡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问题。草甸的情况,很有代表性。”
电话那头的魏永健立刻领会了林万骁的意图:“好的书记,我马上安排。看来,我们需要对全市的‘边角地带’和‘薄弱环节’,来一次全面的梳理和会诊了。”
放下电话,林万骁望向窗外。车灯划破渐浓的夜色,照亮前路,也映照出他眼中坚定的光芒。区县调研的第一站结束了,但一场关乎西明发展质量和成色的更深层次的调研与变革,才刚刚拉开序幕。他的西明时代,注定要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