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政策研究室牵头召开的“龙湖模式现场研讨暨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定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龙湖区委区政府大楼前,红旗招展,气氛比往常多了几分庄重与热闹。来自全省各地市、数十个区县的主要领导、分管经济工作的副职以及政策研究室的负责人,乘坐的大巴车和小轿车络绎驶入区委大院前的停车场。
林万骁身着深色西装,精神奕奕,与区委书记郑同林、区长等班子成员一起,站在大楼门口迎接各方来宾。握手、寒暄、交换名片,空气里弥漫着官场特有的、既热情又保持适当距离的气息。不少与会者是第一次来龙湖,目光中带着好奇与审视,打量着这座传闻中崛起的城区,也打量着这位年轻的掌舵人。
“林书记,久仰大名啊!”
“龙湖这几年势头很猛,我们是来取经的!”
“希望能学到真经,回去也好跟我们书记交代。”
各种话语传入耳中,林万骁始终面带微笑,谦逊回应:“互相学习,互相学习。龙湖还有很多不足,请各位领导多提宝贵意见。”
会议安排在龙湖会议中心最大的报告厅。主席台上就座的是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相关省直部门领导和林州市主要领导郑同林。林万骁作为“东道主”和经验介绍人,也在主席台一侧就座。台下,黑压压地坐满了来自全省各地的“学生”。
会议由省委政研室主任主持开场。他高度肯定了龙湖近年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基层治理方面取得的显着成效,指出召开此次现场研讨会的目的,就是要把龙湖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在全省范围内交流推广。
接着,便是林万骁的主场。
他走到发言席,调整了一下话筒。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打出了“坚守底线 勇于创新 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龙湖实践的探索与思考”的标题。他没有完全照本宣科,而是以一种清晰、沉稳又带着真诚反思的语调,开始了他的介绍。
他再次从新科化工事件切入,但这次,他展示了更详尽的数据和反思过程,讲述了如何将一次危机转化为推动“安全、绿色、智慧”三大发展底色的契机,如何顶住压力关停并转了一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又如何投入巨资构建城市安全预警系统。
“当时有很多人不理解,觉得我们小题大做,影响了短期增速。”林万骁语气平和,但话语有力,“但现在回头看,正是守住了这条底线,我们才赢得了更多高质量投资者的信任,才为后续的新能源、环保产业落地扫清了障碍。高质量发展,必须是带着‘安全帽’、系着‘环保带’的发展。”
谈到创新,他重点介绍了新能源产业的“无中生有”和“文化龙湖”的建设。他播放了一段龙口老街改造前后的对比视频,以及市民文化节上万人空巷的盛况片段。
“我们引进一个特级教师,和引进一个高科技项目,在战略意义上同等重要。”林万骁说,“人才跟着环境走,尤其是高端人才,他们不仅看重薪酬和职位,更看重这座城市的文化品位、教育资源和生活环境。‘文化龙湖’和‘教育强区’,是我们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软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