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的深秋,空气里沉淀着墨香、石屑和千年时光混合的独特气息。高大的柏树筛下稀疏的光斑,落在青灰色的碑石上,更添几分肃穆与幽深。立冬未至,寒意已悄然渗透了每一寸石缝。第七室,存放着着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巨大的碑身如同沉默的史官,静观岁月流转。
老拓碑师冯石生佝偻着腰,对着掌心哈了口热气,搓了搓冻得有些僵硬的手指。他身旁的徒弟小杨,正小心翼翼地将一张坚韧的宣纸覆盖在冰冷的碑面上。纸是特制的生宣,薄如蝉翼,带着草木的清香。冯石生拿起饱蘸清水的刷子,手腕沉稳地发力,一下下将宣纸均匀地刷平、贴服在凹凸的文字上。水痕迅速被宣纸吸收,碑文那遒劲的线条开始隐隐透出。
“师父,这天儿可真冷,碑都吸寒气。”小杨低声说着,递上拓包。那拓包由细密的绸布包裹着磁粉,沉甸甸的。
“碑石有灵,吸的是天地气,哪分冷热。”冯石生声音低沉,接过拓包,眼神专注。他先用手掌在覆纸的碑面上轻轻抚过,感受着那历经千年风雨的刻痕,如同触摸历史的脉络。然后,他拿起拓包,蘸上浓黑的墨汁,手腕悬空,力道均匀地、一下下拍打在宣纸上。拓包与宣纸接触,发出沉闷而富有韵律的“噗、噗”声。
墨色渐渐在宣纸上晕染开来,碑文的轮廓越来越清晰。冯石生全神贯注,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就在他拓到碑侧那行记载碑石立碑年份的小字“大唐建中二年岁在辛酉”附近时——
异变陡生!
覆盖碑面的宣纸,突然如同被无形的电流激活,剧烈地波动起来!并非纸张本身在动,而是纸面上尚未干透的墨迹,如同拥有了生命,开始疯狂地流动、重组、变幻!
“师父!纸!”小杨失声惊呼,指着宣纸,眼珠子瞪得溜圆。
冯石生猛地停手,拓包悬在半空。只见宣纸上,原本正在显现的景教碑文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水面倒影,瞬间扭曲、破碎、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庞大、精密、不断闪烁变化的彩色动态图表!图表的核心,是一个旋转的蔚蓝色地球模型,周围环绕着108面不同颜色和图案的国旗!每面国旗下方,一条代表碳排放量的光柱剧烈地起伏着,旁边标注着国名和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的数字:年碳排放量、历史累计量、承诺减排量、实际执行量……光柱的颜色随着数值超标程度由绿变黄再变红,刺目惊心!
“这……这是啥?”冯石生一辈子拓过无数碑,从未见过如此景象,声音发颤。
更令人惊骇的是,代表俄联邦的那条猩红光柱旁边,一行行用刺眼红朱砂色标注的小字正疯狂跳动,如同燃烧的控诉:
“西伯利亚冻土甲烷泄漏量隐瞒47%!”
“北极航道油轮排放数据虚报!”
“远东原始森林砍伐碳汇损失未计入!”
那些朱砂色的字迹,鲜红得如同刚刚流出的血,在动态图表中显得格外狰狞和突兀!
“数据……都是假的?”小杨看着那些刺目的红字和剧烈波动的光柱,只觉得一股寒意直冲头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