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准考证上的血渍(2011年6月1日)

六月的风,本该是栀子花的清甜与少年梦想振翅欲飞的躁动。可今年的初夏,却裹挟着一股令人心悸的寒意,悄然弥漫在无数灯火通明的窗口之下。高考,这座通往未来的独木桥,在千钧重压之上,竟又蒙上了一层诡异的阴影。

消息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带着冰冷的恐慌,迅速扩散。先是南方滨城,接着是中原郑郡,然后是西部金城……距离高考仅剩一周,多地陆续传来考生突发怪病的消息。症状出奇地一致:头晕目眩,视线模糊,手指间歇性麻痹,严重者甚至出现短暂的意识混乱与剧烈呕吐。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带着剧毒的手,在千万学子奋力冲刺的最后时刻,精准地扼住了他们的咽喉。

京郊,国安部应急指挥中心。巨大的电子屏幕上,代表异常病例的红点如同恶疮,在标注着各大城市考点的地图上接连闪现。空气凝重得能拧出水来,只有仪器运转的微弱嗡鸣和键盘急促的敲击声。李玄策站在指挥台前,身姿依旧挺拔如松,但那双深邃的眼眸深处,却翻涌着足以焚毁一切的雷霆风暴。他刚刚结束了与滨城一线医疗组的加密通话,对方焦灼的声音仍在耳畔:“李部长,初步毒理学筛查……高度怀疑是脂溶性神经毒素!来源……来源极可能与准考证印刷油墨有关!接触性中毒!”

准考证!这三个字像淬毒的冰针,狠狠扎进在场每个人的心脏。那是通往考场的通行证,是无数寒窗苦读的见证,此刻却成了散布恐惧的载体!

“卫国!”李玄策的声音冷冽如西伯利亚的寒风,瞬间劈开了指挥室的死寂,“立刻启动‘丝路’一级应急通道!目标:全国所有报告病例城市及周边高危区域!不计成本,不惜代价!清空现有所有运力,优先保障‘生命快线’!”

屏幕上周卫国的头像立刻亮起,他脸上没有丝毫往日的圆滑,只有钢铁般的坚毅和刻不容缓的急迫:“明白!头儿!所有节点仓库已收到红色指令,备用车辆、无人机、高铁预留舱位全部激活!‘丝路’网络,全力保障!但……头儿,我们运什么?”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解毒?谈何容易!时间只剩不到一周!

李玄策的目光,穿透了冰冷的屏幕,仿佛落在了遥远的家中,落在了那个此刻必定已在实验室里与死神赛跑的身影上。“等!” 他只回了一个字,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信念,“方教授那边,会有东西送来!”

几乎是同一时刻,中科院材料与生物交叉实验室。

无影灯下,方清墨的身影快得几乎出现了重影。她穿着严密的无菌服,汗水早已浸透了额发,紧贴在苍白的脸颊上。她的眼睛布满血丝,却亮得惊人,如同两颗燃烧的星辰,死死盯着面前高速运转的精密仪器。一排排培养皿里,不同配方的凝胶基质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固化、变色。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化学试剂气味和她身上清苦的草药香气混合的奇异味道。

“墨姨!滨城第三批样本病理切片分析出来了!毒素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率高达93%!比预估更猛烈!” 一个年轻的研究员几乎是冲进实验室,声音带着哭腔,手里挥舞着刚打印出来的报告。

方清墨的手指几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目光扫过报告上那触目惊心的数字。93%!这意味着神经信号传导几乎被完全阻断!她猛地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脑海中,无数分子式、药性图谱、生物相容性参数如同浩瀚星河般飞速旋转、碰撞、筛选。

“小杨,把D区第三组,编号D3-7、D3-9的缓释凝胶基质数据调出来!快!” 她的声音异常沙哑,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通知合成组,按‘青虹’方案三,最大产能制备基础载体!通知纳米组,启用B级储备库,提取‘星尘’量子点,浓度提高到预案的150%!快!我们没有时间了!”

实验室瞬间陷入一种更高强度的、无声的沸腾。每个人都像上了发条的精密仪器,在方清墨嘶哑却清晰的指令下高速运转。她的目光,不时瞥向实验室角落那个小小的透明储物盒。盒子里,静静躺着一张崭新的、属于她儿子李天枢的准考证。照片上天枢笑得阳光灿烂,眼神里充满了对几天后考场的期待。这张薄薄的纸片,此刻却像千钧巨石压在她的心头。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如同沙漏走到了尽头。终于,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和令人窒息的等待后,方清墨面前的仪器发出了一声清脆悦耳的“滴——”声。一块指甲盖大小、薄如蝉翼、呈现出温润玉白色泽的贴片,从出料口缓缓滑落。它表面光滑,隐隐流动着极其细微的、彩虹般的光晕。

方清墨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夹起它,指尖传来一种奇异的、温和的能量波动。她将它轻轻贴在自己的腕部皮肤上。一瞬间,一股极其清凉、如同山涧清泉般的舒缓感,顺着经络迅速蔓延开来,驱散了连日积攒的疲惫和紧绷的神经。成了!“青虹”解毒贴片!她成功了!

小主,

泪水毫无征兆地涌上眼眶,模糊了视线。她死死咬住下唇,才没让哽咽出声。没有时间庆祝!她猛地转身,对着通讯器嘶声喊道:“李玄策!‘青虹’成功了!样品已通过初测!立刻把配方和工艺参数发给卫国!快!”

几乎在配方传出的瞬间,早已枕戈待旦的“丝路”物流网络,如同沉睡的巨龙骤然苏醒!巨大的分拣中心灯火通明,传送带以极限速度运转,无数印着“应急·青虹”字样的特制保温箱被流水般分装、贴标。重型卡车引擎轰鸣,如同离弦之箭冲出仓库,奔赴机场、高铁站。在滨城、郑郡、金城等地的上空,装载着第一批“青虹”贴片的无人机群,在夜色中闪烁着绿色的航灯,如同承载着生命希望的萤火虫,朝着各区县指定的应急投放点疾驰而去。周卫国坐镇总控中心,双眼紧盯着屏幕上代表着运输载体移动的光点洪流,声音因为连续不断的指令而嘶哑,却带着一种搏命般的亢奋:“快!再快一点!所有节点,给我顶住!这是救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