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的夜,并非全然漆黑。无月的苍穹下,浩瀚的星河泼洒下清冷的光辉,在海面上铺就一条破碎摇曳的银色光带。一艘外表看似普通远洋渔业监测船的“海巡89号”,却像一头屏息潜行的猎豹,悄然滑行在这片光带边缘的深暗水域。船体内,气氛与舱外的静谧截然相反。
指挥中心灯火通明,却异常安静,只有仪器低沉的嗡鸣和电子信号轻微的嘀嗒声在空气中流淌。巨大的综合显示屏被分割成数个区域:左侧是实时更新的高分辨率海图,一个代表着“目标”的、不断微调闪烁的幽绿色光点,正沿着一条诡异曲折的轨迹,在复杂的水下地形间悄然移动;中间是声纳回波成像,勾勒出一个模糊却极具流线感的纺锤形轮廓,如同深海巨鱼;右侧则是密密麻麻跳动的频谱分析数据和来自加州理工的远程监控窗口。
李念墨清丽却略带疲惫的脸庞占据了远程窗口。她身处地球另一端的深夜实验室,面前是数块高速运行的屏幕。“爸,目标信号特征锁定度已达95%以上。其主动声纳探测模式已解析,具有极强的‘拟态’能力,能模仿大型鲸类回波,规避常规探测。核心干扰源分析完毕,已生成对抗波形模板,传输至‘龙渊’平台。”她的声音通过加密信道传来,清晰、冷静,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权威。
“‘龙渊’收到!波形载入完成!”操作台前,一个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的中年汉子沉声应道,他粗糙的手指在精密触控屏上快速滑动,眼神锐利如鹰。正是李玄策的老同学,哈市第一精密刀具厂的特种钢材淬火工艺师——王铁柱!谁也想不到,这位昔日与高温熔炉、精密刀具打交道的“铁匠”,如今竟成了国安部灵异事务局特聘的深海装备操作专家。他粗粝的手掌下,操控的正是代号“龙渊”的国产新型深潜作业平台,其关键部位的抗压与传动轴承,正应用了他亲自改良的超高硬度耐蚀合金工艺。
“铁柱,稳住。‘幽灵’很狡猾,它在试探我们的感知边界。”李玄策的声音通过内部通讯传来,沉稳如定海神针。他坐镇京城指挥中枢,巨大的屏幕上同步着“海巡89号”和“龙渊”传回的所有信息。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目光紧紧锁住那个幽绿光点,仿佛能穿透数千公里的海水,直视那冰冷金属外壳下的恶意。
“明白,头儿!咱这双手,淬过火,稳着呢!”王铁柱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眼中却燃烧着猎人锁定猎物般的兴奋与专注。他操控的“龙渊”,形似一只巨大的钢铁螳螂,此刻正如同融入黑暗的礁石,静静潜伏在目标必经的一条海沟侧翼。平台搭载的多频谱被动声纳阵列,如同最敏感的触须,捕捉着深海最细微的动静。
---
时间在令人窒息的寂静中一分一秒流逝。海面上,“海巡89号”关闭了所有非必要灯光,如同一片漂浮的阴影。声纳屏上,那幽绿光点正沿着预设轨迹,不紧不慢地向着“龙渊”的伏击圈靠近。五千五百米……五千米……四千米……深度读数在无声下降。
突然,声纳成像屏上,代表“幽灵”的纺锤体轮廓边缘,猛地荡漾开一圈极其微弱、几乎与环境噪声融为一体的高频涟漪!
“主动扫描!它在进行短促高精扫描!”李念墨的声音瞬间拔高,“模式切换!它在寻找安全通道!龙渊,启动‘玄武’拟态程序!快!”
王铁柱眼神一凝,大拇指重重按下虚拟按键。“龙渊”平台外壳上的特殊涂层瞬间激活,声纳特征瞬间模拟成一片巨大而结构稳定的海底玄武岩。几乎就在同时,一道无形的、带着强烈穿透性的声波束从“幽灵”方向扫过“龙渊”所在区域!声纳屏上,“龙渊”的轮廓完美地“消失”了,融入了那片虚拟的岩石背景中。
“好险!”操作台旁的技术员小林低呼一声,额角渗出细汗。
“它过去了!进入最佳捕捉扇区!”王铁柱低吼,眼中精光爆射,“‘龙渊’,出击!释放‘缚蛟索’!启动念墨的干扰波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