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枕戈志(2014年12月12日 夜)

秦岭深处,夜幕如墨,吞噬了群山的轮廓。只有一条隐秘山道蜿蜒向上,最终消失在一个巨大、被伪装网和天然植被覆盖的洞口。这里是共和国长剑的巢穴之一,火箭军某战略洞库。洞内,空气带着一种恒定的、混合了金属、机油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臭氧的冷冽气息。巨大的导弹运输、起竖、发射三用车如同沉默的巨兽,停泊在深邃的轨道上,穹顶的冷光灯在其光滑如镜的弹体上投下冰冷的反光。

今夜,洞库深处弥漫着一股不同寻常的紧张与期待。一枚即将执行特殊测试任务的导弹,正静静矗立在发射架上。弹体旁,几名身着深蓝色作训服的技术人员正屏息凝神,进行着最后的准备工作。其中一位年轻的士兵,名叫石磊,手心微微出汗,眼神却异常专注。他负责的环节至关重要——将一枚仅有指甲盖大小、泛着幽蓝色泽的“补天绫”芯片,小心翼翼地嵌入弹体控制系统的核心插槽。

这枚芯片,凝聚了李长庚团队的智慧和李玄策在国内协调顶尖实验室日夜攻关的成果,据说能赋予导弹前所未有的抗干扰与智能路径规划能力。石磊深吸一口气,指尖稳定地推进,直到芯片发出“咔哒”一声轻响,完美契合。几乎在芯片归位的瞬间——

嗡!

一声低沉而奇异的嗡鸣自弹体内部传出,并非机械震动,更像是某种能量场的共鸣。紧接着,光滑的金属弹体表面,如同投入石子的水面,一圈圈涟漪荡漾开来!涟漪中心,无数细密的、散发着微光的墨绿色线条凭空浮现,迅速交织、蔓延,覆盖了大半个弹体!

“老天爷!”旁边一位老技师失声低呼。

那赫然是一幅庞大而精密的电网图!线条的走向、节点的分布,都带着强烈的西北地域特征,核心区域更是清晰地指向了敦煌!更诡异的是,这电网并非静态,墨绿色的线条如同拥有生命般蠕动、闪烁,其中一些区域正呈现出不正常的、如同被腐蚀般的黯淡和紊乱,仿佛有看不见的“菌群”正在啃噬着电网的能量脉络!这正是数月前敦煌电网遭遇的那场诡异危机的实时能量可视化图谱!

洞库内瞬间鸦雀无声,只有那幅在弹体上无声闪烁的“菌群电网图”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光芒。技术人员的脸上写满了震惊和不安。这超出了他们所有的预想和预案。石磊的心脏狂跳,他下意识地看向带队的工程师,工程师的眉头拧成了疙瘩,显然也束手无策。

就在这时,石磊的目光扫过自己工具袋里露出的半截木杆——那是一支普通的医用棉签。他猛地想起几天前,他在参与西疆某战略粮仓外围例行检查时,粮仓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工程师递给他一支沾了特殊“盐水”的棉签,那盐水据说采自西北某个神秘的盐湖,蕴含奇特的能量稳定特性。老工程师当时半开玩笑地说:“小伙子,擦擦手,能定神,也能…擦亮眼睛,看清‘老鼠洞’。”那棉签的木杆上,确实用极其细微的刀痕刻着一串数字坐标,指向粮仓防护网一个极其隐蔽的薄弱点——“鼠洞”。

电光火石间,一个近乎荒谬的念头闪过石磊脑海。他几乎是凭着本能,一把抽出那支棉签,棉签头还微微湿润着盐湖的水渍。在所有人惊愕的目光中,他抬手,用那湿润的棉签头,轻轻地、试探性地擦拭向弹体上电网图中一个正在剧烈闪烁、代表严重侵蚀的节点区域!

棉签头触碰到冰冷金属的刹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