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2章 量子风筝的丝(2022年4月16日)

青海湖的四月,天蓝得如同倒悬的琉璃海。凛冽的寒风掠过浩渺的湖面,带着高原特有的清冽与肃杀,卷起细碎的雪沫。湖畔,一座银白色的半球形建筑如同降落在荒原上的巨大珍珠,这便是墨子号量子通信的核心地面接收站。空气里弥漫着高压电的微弱臭氧味和服务器持续运转的低沉嗡鸣,构成一种属于前沿科技的独特“场”。

站内主控大厅,气氛却凝重得如同暴风雪前的低气压。巨大的弧形屏幕上,原本应该稳定流动的、代表量子密钥安全传输的幽蓝色光流,此刻正剧烈地扭曲、抖动,仿佛一条被无形巨手扼住咽喉的光蛇,随时可能断裂。刺耳的警报声断断续续地响起,屏幕上跳动着红色的警告标识:“量子信道异常!太阳耀斑X级干扰!密钥误码率超阈值!”

“李老!干扰源锁定!是太阳黑子区AR爆发的X3.1级耀斑!质子风暴正以光速冲击近地轨道!”一名年轻的技术员脸色发白,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焦虑,指向分屏上那颗剧烈“燃烧”的太阳图像。“墨子号的量子纠缠态正在被高能粒子流强行‘退相干’!密钥传输随时可能彻底中断!”

李长庚站在主控台前,花白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鹰隼,紧紧盯着屏幕上那条痛苦挣扎的蓝色光流和疯狂跳动的误码率数值。这位斯坦福归来的首席科学家,脸上是惯有的沉着,但紧抿的嘴角泄露了他内心的凝重。太阳耀斑——宇宙间最狂暴的能量释放之一,其产生的强电磁辐射和粒子流,正是量子通信这种依赖极端精密状态的技术的天然克星。

“尝试过所有预设的抗干扰滤波算法了吗?”李长庚的声音沉稳,带着金属般的质感。

“都试过了!李老!效果微乎其微!粒子流冲击太强,我们的信号就像狂风暴雨里的小舢板…”技术员的声音几乎带上了哭腔。

就在这时,一个清亮却带着奇异穿透力的少年声音在凝滞的空气中响起:

“试试这个!”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李天枢不知何时已跑到大厅角落一个备品柜前。他手里拿着一卷深褐色的、看起来极其普通甚至有些粗糙的丝线——那是他昨天在青海湖边一个牧民集市上,从一个老匠人手里买的,据说是用传统工艺鞣制的曹州(山东菏泽)特制风筝线!更令人诧异的是,那卷线的一头,正浸泡在一个小小的玻璃皿里,皿中是散发着微弱荧光的淡金色液体——正是从双槐树遗址那枚6500年蚕茧中提取的活性物质浓缩液!

李天枢动作快得惊人,他一把扯断浸泡在液体中的线头,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几步冲到主控台旁一个预留的、用于特殊实验的备用信号输入端口前。那端口旁边,还连接着复杂的现代量子信号接收放大器。

“天枢!你干什么?!”李长庚皱眉喝道。

“《武备志》!‘神火飞鸦’!”李天枢头也不抬,声音带着一种近乎亢奋的专注,手指灵巧地将那截湿漉漉、泛着古老蚕茧微光的粗粝风筝线,用力地、甚至有些粗暴地,缠绕在备用端口的金属触点上!“‘飞鸦’借风而起,四两拨千斤!这线…能‘听’到风!真正的风!太阳风!”

他的话音未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