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实干暖民心,清风续新程

九忆居的晨光刚漫过竹篱,老秦就骑着自行车来了,这次他裤脚的泥少了,脸上带着笑,手里攥着三张崭新的“民生项目进展单”。

“叶尘小哥,你们快看看!”他把单子往石桌上一放,声音里满是轻快,“东河村的路,施工队昨天已经进场清表了;

西坡村的灌溉渠,财政所的拨款批下来了,材料明天就能到;低保复核也办完了,李大爷的低保证明已经送过去了,他拉着我的手,谢了好几遍!”

石桌上的凡尘镜泛起柔和的暖光,镜中画面没了之前的沉闷,满是“动起来”的鲜活:

东河村的村口,施工队的挖掘机正在清理路面的碎石,小李和张主任站在路边,手里拿着图纸核对位置,路过的老乡递来水壶:“张主任、小李,歇会儿喝口水!这路能修,可多亏了你们!”;

西坡村的灌溉渠边,王站长正和施工队商量维修顺序,村支书扛着铁锹过来:“王站长,村里的壮劳力都来了,清淤的活我们包了,你们只管技术!”;

乡民政办门口,老赵正给老乡们发低保复核结果,李大爷拿着证明,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

“赵同志,这下买药的钱有着落了,谢谢你啊!”旁边的意见箱上,贴着一张“近期诉求办结清单”,上面的“已办结”打了好几个勾。

仙力指南的虚影轻轻展开,系统的声音带着欣慰:

【当前3起“基层庸懒怠政”案例已解决!检测到新的“实干延伸”需求——东河村修路缺人手,西坡村灌溉渠需长期维护,乡民政办想建“民需响应台账”,需宿主们协助推进,让实事落地更稳、惠及更久。】

“这就对了!办实事不能‘一阵风’,得有始有终,还得想着长远。”叶尘拿起东河村的进展单,“修路缺人手,咱们可以发动村里的老乡出点力,既加快进度,也让大家更有参与感;

灌溉渠修好后,得定个维护规矩,不然过两年又坏了;民政办的‘民需响应台账’是好事,能把老乡的诉求记下来,避免漏办、忘办。”

柳若雪点头:“今天咱们再去乡里一趟,把这些‘后续事’落实好。基层的实干风,得靠一件事接一件事的坚持,才能吹得长久。”

九人跟着老秦,再次往乡办公楼去,这次的脚步,比上次轻快了不少。

一、东河村:老乡齐上阵,修路进度“跑”起来

叶尘、郑蓉和柳若璃跟着小李、张主任来到东河村的修路现场。施工队的负责人正发愁:

“现在清表得两天,要是能多几个人帮忙运碎石,一天就能干完,后面的路基施工也能提前。”小李皱着眉:“村里的壮劳力大多外出打工了,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妇女,怕是帮不上忙。”

“咋帮不上?我们也能干活!”旁边的老乡听见了,大声说。很快,十几个老乡扛着铁锹、推着小推车过来,有六十多岁的老人,也有中年妇女。“我们力气不大,但运运碎石、捡捡垃圾还是行的!”村支书笑着说,“这路是我们自己的,我们肯定要出力!”

郑蓉灵机一动:“不如分个工,施工队负责重型机械作业,老乡们负责轻体力的清淤、运碎石,小李和张主任负责协调物资和安全,这样效率更高。”

柳若璃悄悄在现场的小黑板上注入仙力,黑板上自动生成“修路分工表”:“施工队:挖掘机清表、压路基;老乡组:运碎石、清垃圾;小李:送水、送工具;张主任:安全巡查、进度监督”,还标注了“每日下午5点汇总进度,调整第二天计划”。

“这个好!”张主任马上按分工安排,小李去村里的小卖部买了矿泉水和草帽,分发给帮忙的老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