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整改回头看,长效筑食安

九忆居的清晨,叶尘翻看着前一天的整改台账,眉头微蹙:“昨天整改的商户大多达标了,但得防止‘一阵风’——

今天我们做‘回头看’,重点查早市那两个未整改摊位、老城区小吃街的新商户,还有城中村外卖店的食材溯源,顺便把‘食安警示’模式推广到周边乡镇的小超市。”

柳若雪补充:“‘回头看’不能只看灯牌颜色,得查实际操作——比如油是不是真的每天换,食材台账是不是真的记,消毒流程是不是真的做。

长效机制得靠‘反复查、持续督’才能立住。”

九人依旧分三组:叶尘组去早市大棚“回头看”;柳若雪组去老城区小吃街排查新商户;吴莲组去城中村查外卖店溯源,再去周边乡镇推广模式。

出发时,凡尘镜的光芒比以往更沉稳,似在检验整改的“真成色”。

一、早市大棚回头看:红灯复绿,侥幸难藏

叶尘三人刚到早市大棚,就看到昨天那两个亮红灯的摊位——一个是卖咸菜的流动摊贩,一个是卖熟肉的摊主。

卖咸菜的摊主正蹲在地上叹气,她的警示灯还亮着红光,显示“咸菜无生产日期、露天腌制”;卖熟肉的摊主则偷偷换了个旧油桶,想蒙混过关,可警示灯依旧红着,显示“熟肉无检疫证明、储存温度超标”。

“老板,昨天让你给咸菜贴生产日期,怎么没弄?”叶尘问卖咸菜的摊主。她低着头说:“觉得贴不贴都行,没人会看……”郑蓉拿出提前印好的简易标签:

“我们帮你印好了标签,你每天早上腌好就贴上日期,装在密封罐里,灯就能变绿。”摊主接过标签,半信半疑地贴好,又把咸菜装进密封罐——刚盖好盖子,警示灯就变绿了。

她愣了愣,笑着说:“原来这么简单!以后我每天都贴!”

卖熟肉的摊主就没这么“幸运”了。他以为换个油桶就能蒙混过关,可玲玲用仙力扫了一眼熟肉,警示灯的问题又多了一条:

“肉类来源不明,无法确认检疫情况。”叶尘给他看了隔壁摊位的检疫证明:“你看人家卖卤肉的,每天都从正规屠宰场进货,有检疫章,灯一直绿着,生意比你好。

我们帮你联系了屠宰场,今天就能送肉来。”

直到下午,屠宰场送来了盖着检疫章的熟肉,摊主又按要求调整了储存温度,警示灯才终于变绿。他擦着汗说:“以前总想着‘能混就混’,现在才知道,只有真合规,才能安心做生意。”

在大棚里转了一圈,叶尘三人还发现一个“新问题”:有个卖馒头的摊主,虽然灯是绿的,但操作时没戴手套。玲玲立刻在他的警示灯上点了一下,灯闪了闪,电子屏显示“操作未戴手套,建议立即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