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锋矢折翼,淮阴钓龙

‘蛛网’全力配合,重新梳理所有目标区域情报,务必做到精准无误!我要知道每一个部落背后可能的盟友,每一股流寇背后是否有靠山!”

“末将遵命!”项离抱拳领命,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

公子欣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暴戾。挫折是成长的代价,但这代价过于惨痛。他必须稳住阵脚,调整策略。新秦的獠牙,还远未到可以肆意撕咬的时候。

淮阴钓叟,国士无双?

就在定远城为“锋矢”折翼而阴云密布之时,一封来自淮阴的绝密情报,如同穿透乌云的一道微光,送到了公子欣案头。情报由王五亲自呈送,上面只有寥寥数语,却重若千钧:

> “淮阴急报:韩信困顿至极,因连日无获,饿晕于淮水之滨。幸有漂母(洗衣老妇)怜悯,舍饭相救,方得活命。

漂母言:‘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信感泣,言:‘信必有以重报母!’然其状甚凄惶,前途渺茫。时机或将至?请君侯示下!”

公子欣握着这份薄薄的素帛,心潮起伏。那个在史册上留下“国士无双”评价的兵仙,那个能指挥千军万马如臂使指的天才统帅,此刻竟落魄到饿晕河边,靠一个洗衣老妇的怜悯才活下来!

“漂母饭信……漂母饭信……”公子欣低声重复着这个典故,历史与现实在这一刻重叠。韩信此刻的绝望和屈辱,正是其内心最脆弱、最渴望改变之时!那个“信必有以重报母”的誓言,透露出他深藏的不甘与志向!

“不能再等了!”公子欣猛地站起,眼中精光四射。他看向蒙嫣和王五:“收服韩信的契机,就在此刻!若待其投入他人麾下,或心性在困顿中磨灭,悔之晚矣!”

小主,

“公子欲如何施为?”蒙嫣问道,她也深知此人的分量。

公子欣踱步沉思,语速飞快:“直接招揽,过于突兀,易生疑窦。需以‘机缘’之名,润物无声。”他心中已有定计:

1. ‘巧遇’施恩:立即派遣王五麾下最精干、最善于伪装且通晓楚地风物的心腹,伪装成游历的士人或行商,携带不易腐坏的精粮(如炒米、肉脯)、御寒衣物(不必奢华,但需厚实)以及少量应急钱币,火速赶往淮阴。

2. ‘偶遇’地点: 就在韩信常钓鱼的淮水之滨附近。选择其再次因饥饿或受辱而陷入窘迫之时(‘蛛网’需密切监控,把握时机)。

3. 接触方式:不可刻意!装作不经意路过,见其窘状(如被市井少年围堵、或因饥饿步履蹒跚),心生恻隐(强调是“恻隐”,而非“看重”)。

以“同是天涯沦落人”、“不忍见读书人受辱/挨饿”等理由,施以援手。食物、衣物、钱币,皆以“暂解燃眉之急,不必挂怀”的态度赠予。

4. 关键试探:在赠予物品时,可“无意”间显露一丝对新秦定远城的“向往”或“好奇”

(如:“听闻西北新起一城,名曰定远,不奉暴秦,广纳贤才,颇有气象,可惜路远难行…”)。观察韩信反应!若其眼神有异动或追问,则点到即止,留下模糊的好印象即可。若其漠然,亦不强求。

5. 赠书点睛: 准备一份精心誊抄的、残缺不全的、看似古旧的兵书残卷(内容可从公子欣记忆中摘取精妙但非核心的片段,或由墨家钜子仿古制作)。

在“施恩”后,作为“同好”或“不忍明珠蒙尘”的慨叹,将此残卷赠予韩信。言:“观君气度,非常人也。此乃家传残篇,于吾无用,或可解君困顿之思。”

此举意在:

一,投其所好,触动其最核心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