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暗流与基石

马伸桥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一场围绕胜利果实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悄然打响。胜利带来的不仅是荣耀与威慑,更有蜂拥而至的机遇与潜藏的危机。

西山镇,伯府议事堂。气氛热烈而忙碌,与前线紧绷的肃杀形成鲜明对比。

陈文渊面前堆满了文书,脸上带着疲惫与兴奋交织的红光:“伯爷,捷报传开后,各地反响剧烈!北直隶、山东、乃至河南,已有十七家士绅派来代表,表示愿意捐输钱粮,只求能与伯爷结个善缘。江南方面,张溥先生来信,言及士林中对伯爷的观感大为改观,不少原本持中立甚至反对态度的书院,都开始暗中索要《格物学报》。”

“这是好事,也是麻烦。”林枫并未被冲昏头脑,“这些士绅,无非是见风使舵,想在新格局下提前下注。钱粮可以收,但要立下规矩,所有捐输必须登记在册,未来可在税赋或商业许可上予以抵扣,但不能给予任何政治承诺。至于那些书院,让张溥抓紧机会,扩大‘求是书院’的影响力,我们要的不仅仅是观望,而是思想的转变。”

这时,周文望拿着一份清单快步走入,脸色却有些凝重:“伯爷,各方‘善意’蜂拥而至,这是初步统计。然而,下官发现,其中夹杂着不少别有用心之辈。有试图探听军工机密的,有想高价挖走我们熟练工匠的,甚至有人想通过联姻方式,将其族中女子送入伯府。”

林枫闻言,冷笑一声:“树欲静而风不止。看来,很多人把我们当成了又一股可以投机和操控的势力。”他看向侍立一旁的沈墨,“沈主事,你的‘镜厅’该动一动了。将这些主动靠拢的势力底细摸清,区分哪些是可用的,哪些是包藏祸心的,哪些是可以争取的。对于探子,不必打草惊蛇,必要时可以喂给他们一些我们想让他们知道的消息。”

“属下明白!”沈墨眼中闪过一丝厉色,领命而去。

处理完外部纷扰,林枫将目光转向内部。一场大胜,暴露了潜力,也凸显了问题。庞大的势力需要更加稳固和高效的制度来维系。

“文渊,文望,前线将士用命,后方须有稳固基石。我们之前的架构,已不足以支撑未来局面。”林枫肃然道,“我意已决,正式颁布《西山镇组织条例》。”

他拿出一份由“知微”辅助草拟的章程:

“第一,设立 ‘西山行政总署’ ,由陈文渊任总理,下设民政、财政、教育、工贸、农桑各司,负责一切非军事事务管理。推行 ‘官吏一体考成法’ ,所有官吏,无论出身,皆需通过考核,按绩效升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