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六年的初夏,当林枫亲率得胜之师,搭乘火车从辽东星夜兼程赶回时,西山保卫战的硝烟已然散去,但空气中仍弥漫着劫后余生的凝重与胜利的狂喜。
钢铁列车驶入满目疮痍却又旗帜招展的西山站。林枫走下火车,看到的是一张张疲惫却写满坚毅的面孔,是卢象升、陈文渊、沈墨、王铁柱等核心成员眼中难以抑制的激动,以及无数军民眼中那如同看待救世主般的崇敬与依赖。
没有过多的寒暄,林枫第一时间巡视了受损的工坊,慰问了伤员,安葬了阵亡的将士。在黑山峪的阵地上,他久久伫立,看着那些尚未完全清理干净的战斗痕迹,沉默不语。
“伯爷,”卢象升声音沙哑地汇报,“此战,我军第二步兵旅及民兵预备役,阵亡两千三百余人,伤者逾五千。但来犯的十万朝廷大军,被我军毙伤俘获超过四万,余者已溃退至昌平一带,短期内再无进攻之力。”
林枫重重地拍了拍卢象升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这位前明名将,用他的忠诚和血性,赢得了西山上下彻底的尊敬。
西山保卫战的惨败,以及林枫携雷霆之势从辽东凯旋的消息,如同最后两根稻草,彻底压垮了本就摇摇欲坠的明朝中央权威。
崇祯皇帝在深宫中,听闻前线溃败、林枫回师的消息后,面如死灰,彻底陷入了绝望。他罢黜了杨嗣昌,却再也无法挽回崩塌的局势。各地督抚、总兵,要么如同宣府杨国柱般保持中立观望,要么开始暗中与西山联络,寻求在新格局下的位置。朝廷的政令,几乎不出京畿。
天下,已然易主。
在陈文渊、卢象升、顾炎武、张溥等核心成员的再三劝进下,以及西山军民“万民书”的恳请中,林枫没有选择称帝。
在崇祯六年六月的一天,于西山镇中心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典礼。林枫站在高台之上,面对下方如山如海的人群,发表了被后世称为《西山宣言》的讲话。
他没有穿龙袍,依旧是一身简洁的深色服饰。
“今日,我们站在这里,并非为了改朝换代,重复那千年不变的循环!”他的声音通过格物院改进的扩音装置,清晰地传遍全场,“我们是为了打破这个循环!是为了开创一个全新的时代!”
“我们不要一家一姓之天下,我们要的是天下人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