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诸侯星散,中原棋局

袁绍听到此处,眼中闪过一丝寒意。他对这个嫡出的弟弟向来缺乏好感,如今听闻其竟敢觊觎神器,更是心生厌恶。“跳梁小丑,不足为虑。”他淡淡评价,但心中已将其划入需要警惕乃至打压的对象。

第三子:荆州·刘表——江汉坐守,保境安民

“荆州牧刘表,单骑入宜城,联合蒯、蔡等大族,平定宗贼,安抚流民,使荆州成为乱世中难得的一片安宁之地。”沮授评价道,“其人号为‘八俊’,善于清谈,理民有术,然开拓进取之心稍逊。其北拒袁术,西防刘璋,南抚蛮越,意在守成。然近期有一事,需引起注意。”

沮授顿了顿,继续道:“去岁,长沙太守孙坚,受袁术挑唆与表奏,跨江击刘表。孙坚勇烈,初时连战连捷,围刘表大将黄祖于襄阳。然其轻而无备,单骑出行岘山时,竟中黄祖伏兵箭矢,不幸殒命!”

“孙文台死了?”袁绍微微动容。那个在虎牢关前叱咤风云的“江东猛虎”,竟如此轻易折戟沉沙,令人唏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正是。”荀攸接口,语气中带着一丝审慎,“孙坚既死,其部众由其侄孙贲率领,归附袁术。然孙坚有长子名策,字伯符,年方十七,英气勃发,颇有乃父之风,目前亦携母弟依附袁术。此子……绝非池中之物,假以时日,恐为江东之患。”

袁绍点了点头,将孙策这个名字记下,但并未过于放在心上,一个丧父的年轻人在袁术手下,能有多大作为?他更关注的是:“孙坚一死,刘表荆州压力大减,其守成之势更固。短期内,确不会对我河北构成威胁。”

第四子:徐州·陶谦——老迈昏聩,内忧外患

“徐州刺史陶谦,年事已高,近来身体每况愈下。”田丰道,“其麾下,曹豹、糜竺等各怀心思,丹阳兵与徐州本土势力矛盾日深。更兼其曾截杀曹操之父曹嵩(可根据设定调整),与曹操结下死仇。曹操若在兖州站稳脚跟,必报此仇,徐州首当其冲。此地,恐将成为中原第一个火药桶。”

第五子:平原·刘备——仁声在外,潜龙勿用

最后,话题落到了那个如今尚不起眼的名字上。

“刘备刘玄德,目前仍任平原相。”荀攸开口道,他对这个同样以“仁德”闻名的汉室宗亲似乎多了一分关注,“其在平原,广施仁政,抚恤百姓,甚得民心。其麾下关羽、张飞,皆有万夫不当之勇,堪称熊虎之将。”

“然其势单力薄,根基全无,寄人篱下。”郭图不以为然地补充,“公孙瓒败亡在即,届时刘备如无根浮萍,若能收为己用,其关张之勇或可一用;若不能,亦不足为患。”

袁绍微微颔首,将刘备的名字记在心里,主要是为了那两员猛将。

当所有主要诸侯的态势被一一剖析清楚后,中原的棋局已然明朗。这是一盘群雄并起、弱肉强食的残局,不再有名义上的共主,也不再有明确的大义目标,唯有实力与利益的碰撞。

“局势已然清晰。”袁绍总结道,他的目光再次扫过地图,最终定格在己方深厚的蓝色与南方纷乱的色彩交界处,“曹操收编青州黄巾在即,其势将成,是我未来大敌。袁术虚有其表,刘表坐守,陶谦垂老。中原权力交替,正在此刻!”

他回到主位,神色决断:“那么,我等当如何行子?”

田丰再次强调:“主公,当趁曹操未完全消化青州黄巾,袁术、刘表等人无暇北顾之际,以大将军之名,传檄天下,西进长安!一则肃清李傕、郭汜等余孽,迎奉天子,则大义名分在手;二则趁势吞并司隶,将势力延伸至关中!此乃王道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