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并州归心,胡汉皆服

这个判决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更让人震惊的是,张合接下来的决定。

自即日起,成立边塞议事会,汉胡各推举十人参加,共商边务。若有纠纷,先由议事会调解。

步度根热泪盈眶,拔出佩刀划破手掌:苍天为证,我步度根部誓死效忠大将军!

其他部落首领纷纷效仿,一场危机反而成了转机。

三个月后,并州景象已然大变。

在雁门关外,新开的五市人声鼎沸,汉商与胡人公平交易;在晋阳城中,胡人子弟与汉人少年同窗共读;在广袤原野上,义从骑并州狼骑共同操练。

这一日,张合巡视至长城脚下,见一队胡人骑兵正在演练。为首的青年身手矫健,箭无虚发。

那是泄归泥的儿子,朱灵在旁边介绍,现在在阎柔麾下任百夫长。

张合满意地点头。这时,一骑快马自南而来,使者滚鞍下马:将军,大将军手令!

张合展开帛书,脸上露出笑容。袁绍在信中高度肯定了并州的治理成效,特别赞扬了胡汉共治的策略。

大将军命我等继续深化新政,待秋高马肥之时,他要亲临并州,检阅三军。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并州,各族民众欢欣鼓舞。

是夜,张合在帐中给袁绍写回信:...今并州胡汉渐融,边患已息。各族青壮争相从军,可得精骑三万。若他日南下中原,并州儿郎愿为前锋...

写到这里,张合搁笔沉思。望着帐外星空下连绵的营火,他仿佛看到了不远的将来,这支融合了胡汉血脉的大军,将在中原大地上谱写新的传奇。

而在晋阳城的新学堂里,年轻的胡人学子正在朗读《诗经》中的句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朗朗书声飘出窗外,与远处牧人的歌声交织在一起。

北疆的天空下,一个真正归心的并州正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