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沉默的陈宫突然开口:诸位可曾想过,为何是曹仁前来,而不是曹操亲征?
这个问题让帐中顿时安静下来。陈宫走到地图前,手指划过兖州:曹仁驻守黎阳,此时东进,必是曹操授意。但以我推测,这支援军很可能是疑兵之计。
荀攸眼中精光一闪:公台是说...曹操在官渡吃紧,不得不抽调曹仁来虚张声势?
正是!陈宫击节赞叹,若我军在此牵制曹军主力,正是相助本初公在官渡破敌!
这个全新的视角让众人陷入沉思。袁谭犹豫不决地看向一直未发言的臧霸:宣高将军以为如何?
臧霸抱拳道:末将乃粗人,不懂这些谋略。但泰山儿郎愿随公子死战!
就在争论不休之际,又一匹快马带来惊人消息:关羽部在汝南按兵不动,与袁军守将相安无事!
好个关云长!袁谭恍然大悟,果然只是佯攻!
徐晃却敏锐地意识到什么:公子,既然如此,我军更该速退。关羽此举,分明是要保存实力,待我军与曹军两败俱伤时,他好坐收渔利。
这番分析让袁谭惊出一身冷汗。他环视众将,终于下定决心:传令三军,即日整备,退兵河北!
与此同时,曹军营寨中也在进行着激烈的讨论。
夏侯惇怒不可遏地将战报摔在地上:关羽这个背信弃义的小人!说什么佯攻牵制,分明是在看我们的笑话!
刘晔冷静分析:将军,现在不是动怒的时候。关羽既然按兵不动,我军就少了一个后顾之忧。但曹仁将军的援军确实是疑兵,粮草问题依然亟待解决。
李典补充道:我军伤亡已达三成,若再强攻,恐生兵变。
夏侯惇沉默良久,突然问道:曼成,若你是曹操,会如何决断?
李典微微一怔,随即答道:末将以为,当舍下邳,保兖州。青徐之地,来日方长。
这句话似乎点醒了夏侯惇。他缓缓起身,独眼中重新燃起斗志:传令:乐进率前锋先行,于禁统中军,李典断后。明日拂晓,全军撤退!
夜幕降临,两座军营都在秘密准备着退兵事宜。下邳城头,徐晃远远望着曹军营中的动静,对身边的荀攸说:曹军要退了。
荀攸轻叹:这一退,恐怕才是真正大战的开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次日拂晓,当第一缕阳光照亮战场时,两军的撤退竟在默契中同时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