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对峙,气势陡然攀升。许褚如山岳般沉稳,张飞如即将爆发的火山。没有多余废话,几乎同时发动!
“看刀!”
“吃俺一矛!”
镔铁大刀与丈八蛇矛轰然碰撞,金铁交鸣之声响彻校场,火星四溅!两人皆是力量型的猛将,这一下硬碰硬,竟是平分秋色!
“好力气!”许褚大喝一声,刀势展开,如同狂风暴雨,力大势沉。张飞蛇矛舞动,如同黑龙翻腾,诡异刁钻,每每从不可思议的角度刺出,逼得许褚连连变招。
两人在场中翻翻滚滚斗了五十余合,竟是难分高下!场面精彩绝伦,引得周围将士喝彩声震天。曹仁、夏侯渊等宿将看得目不转睛,连袁绍也不知何时来到高台观看,面露赞赏之色。
张飞越战越勇,多日来的郁结之气仿佛都随着每一次刺击咆哮而出。许褚也是遇强愈强,将一身武艺发挥得淋漓尽致。两人从马上战到马下,兵器碰撞声、怒吼声、喘息声交织在一起。
直到百余合后,两人力气消耗巨大,动作稍缓,依旧是谁也奈何不了谁。
曹仁见时机已到,怕两虎相争必有一伤,连忙鸣金。
两人各自跳出战圈,都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许褚拄着刀,哈哈大笑道:“痛快!痛快!张翼德,名不虚传!俺许仲康服了!”
张飞也是拄着矛,环眼瞪着许褚,半晌,那紧绷的脸上,竟然也扯出一丝极其僵硬,却真实的笑意:“你这环眼贼……力气也不小!武艺……还行!”
这一笑,虽勉强,却如同春风化雨,瞬间冲淡了两人之间,乃至新旧阵营之间的许多隔阂。一场酣畅淋漓的公平较量,有时比千言万语更能拉近距离。
袁绍在高台上看得分明,心中欣慰。他走下高台,来到场中,先对许褚道:“仲康辛苦了,武勇可嘉!” 又转向张飞,看着他依旧有些别扭的神情,诚恳道:“翼德将军真乃虎将!孤今日方知,何为‘万人敌’!玄德公有如此兄弟,何其幸也!望将军能暂息心中悲愤,他日与仲康等将领,同为朝廷效力,建功立业,方不负一身武艺,亦不负玄德公期望!”
张飞看着袁绍,又看看旁边微微点头的关羽,再回想方才与许褚那场痛快的较量,以及大哥临终的嘱托,心中那坚硬的堡垒,终于开始松动。他沉默片刻,抱拳,对着袁绍,第一次用上了敬称:“晋王……过奖了。俺……俺老张是个粗人,只懂得打仗。大哥让俺听你的……俺,俺听大哥的!” 这话虽糙,却无疑是表明了一种态度。
袁绍心中大喜,知道张飞这边,总算打开了局面。他上前扶住张飞的手臂,用力拍了拍:“好!孤得翼德,如虎添翼也!”
随后,袁绍目光转向一直静立一旁的关羽,带着询问之意。
关羽迎着袁绍的目光,又看了看身边明显态度软化的三弟,回想起夜谈时袁绍关于“大义”与“路径”的论述,再想到大哥那未竟的“兴复汉室”的梦想,终于,他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冠,对着袁绍,推金山,倒玉柱,单膝跪地,抱拳沉声道:“关羽……蒙晋王不弃,屡次教诲,深感大王匡扶汉室之诚!今愿追随大王麾下,效犬马之劳,助大王平定天下,以继吾兄之志!然,关某有三事需言明:一,不杀忠义之士;二,不害黎民百姓;三,若他日得知吾兄血脉尚存,关某需往探视。若大王允此三事,关某此生,任凭驱策,绝无二心!”
这已是关羽所能做出的最大程度的承诺和让步。
袁绍闻言,肃然动容,他上前双手扶起关羽,郑重道:“云长请起!孤在此立誓,汝所请三事,孤皆应允!绝不使云长做违心背义之事!自此以后,孤与云长、翼德,共扶汉室,同创太平!”
“谢大王!”关羽起身,虽然神情依旧冷峻,但眼神中那份疏离与隔阂,已然消散大半。
张飞见二哥终于表态,也连忙再次抱拳,声音洪亮:“俺也一样!愿听大王号令!”
校场之上,众多将士亲眼见证了这一时刻。袁绍以诚心、耐心和智慧,终于初步化解了与关、张之间最尖锐的矛盾,将这两位举世瞩目的万人敌,真正纳入了自己的阵营。这不仅极大地增强了己方的实力,更向天下人展示了晋王海纳百川的胸襟与气度。荆襄之地的最后一丝隐忧,至此,方算真正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