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接道:不错。而针对马超,则要让他感觉韩遂因惧其功高震主,已与朝廷暗通款曲,欲牺牲他以换取自身富贵。可伪造几封韩遂与钟繇或夏侯惇的‘密信’,‘不慎’让马超的侦骑截获。信中内容,可含糊提及‘共图马儿’、‘共享富贵’等语。
一个缜密而阴险的离间计划,在这密室中逐渐成型。郭嘉负责全局策划与流言内容的设计,贾诩利用其对人心阴暗面的洞察完善细节,司马懿则负责具体执行与情报网络的调动。军情司这台隐秘的机器,开始针对西凉高效运转。
数日后,丞相曹操府邸。袁绍亲自来访,屏退左右。
孟德,袁绍语气诚恳,西凉之事,关乎大局。韩文约(韩遂)与你,昔日曾共讨李傕、郭汜,也算旧识。孤欲请你以丞相身份,修书一封予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其归顺朝廷。信中……可稍露朝廷对马孟起(马超)勇武的‘欣赏’与‘惋惜’,以及若其执迷不悟,朝廷为平西凉,或不得不行‘不得已’之事。
曹操深知袁绍的宏图与自己如今的位置,对于为统一大业出谋划策乃至执行此类计谋,并无抵触。他立刻明白了袁绍的深层意图。这封信,明为劝降,实为离间。信中若有若无地抬马超而抑韩遂,或暗示朝廷可能舍韩就马,必能深深刺痛韩遂那多疑的神经。
他沉默片刻,随即抬起头,目光清明:大将军之意,操明白了。此乃为江山社稷,操义不容辞。这封信,操来写。
曹操铺开绢帛,提笔蘸墨,文思泉涌。信中,他先以丞相身份,回忆旧谊,分析天下大势,强调晋王袁绍统一北方的不可阻挡与朝廷正朔所在,劝韩遂识时务者为俊杰。接着,笔锋微妙一转,提及闻马孟起少年英雄,勇武不下当年吕布,晋王亦曾言,若此等猛将肯为朝廷所用,扫平不臣,则必不吝封侯之赏,惜乎…… 言语看似褒奖马超,却在韩遂看来,无异于一根毒刺。最后,又暗示若韩遂迟疑,恐西凉军民受累,届时王师西指,刀兵无情,非晋王与朝廷所愿见……
信写成后,由军情司安排最可靠的渠道,秘密送往西凉金城韩遂处。
不久之后,西凉之地,暗流骤然汹涌。
金城,韩遂府中。接连不断的流言和那封来自当朝丞相曹操、措辞微妙的手书,让他坐卧不宁。他召来心腹,密议道:马儿近年来,愈发骄横,不将老夫放在眼里。如今看来,其心果然叵测!曹操此信,看似劝我,实为马超张目!莫非晋王真欲舍我而取马超?
与此同时,在天水一带活动的马超,也接连收到部下汇报,称韩遂与长安钟繇使者往来密切,似有密谋。甚至有心腹将领送来一封截获的残片,上面隐约能看到马儿……需早图之等字样。
马超勃然大怒,掷杯于地:老贼安敢如此!我父子为他出生入死,他竟欲卖我求荣!
韩遂与马超之间,那本就脆弱的信任,在郭嘉、贾诩、司马懿精心编织的罗网与曹操那封神来之笔的信件催化下,出现了深深的裂痕。双方虽未立刻兵戈相向,但戒备之心日重,摩擦渐生,调兵遣将也多了几分相互提防。
消息传回许都,袁绍在王府花园中,听着郭嘉的汇报,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他望着西北方向,对身旁的贾诩、诸葛亮道:文和、孔明,看来韩马生隙,西凉之门,已为孤开了一半。待其内耗,便是我大军西进,收取渔利之时!
荆豫之地,人心归附,政通人和;西凉敌境,暗流涌动,裂痕已生。袁绍与曹操,一主外一主内,配合无间;荀彧居中调和,稳定朝局。袁绍坐镇许都,运筹帷幄,将内政与谋略运用得淋漓尽致。一个内部愈发稳固、外部机遇显现的强大王朝,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迎接着下一阶段的挑战。统一天下的步伐,在看似平静的政局下,实则更加坚定而迅猛。